Easter,Thanksgiving Day,Lantern Festival的日期,人们做什么以及人们吃什么?全部用英语回答!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11:16:46
Easter,Thanksgiving Day,Lantern Festival的日期,人们做什么以及人们吃什么?全部用英语回答!

Easter,Thanksgiving Day,Lantern Festival的日期,人们做什么以及人们吃什么?全部用英语回答!
Easter,Thanksgiving Day,Lantern Festival的日期,人们做什么以及人们吃什么?
全部用英语回答!

Easter,Thanksgiving Day,Lantern Festival的日期,人们做什么以及人们吃什么?全部用英语回答!
Easter 每年在教堂庆祝的复活节指的是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如果月圆那天刚好是星期天,复活节则推迟一星期.因而复活节可能在从3月22日到4月25日之间的任何一天. 复活节是最古老最有意义的基督教节日.因为它庆祝的是基督的复活,世界各地的基督徒都要庆祝这一节日. 复活节庆祝活动从四旬斋开始.四旬斋从圣灰星期三到复活节刚好四十天,是自我反省、悔过的日子. 典型的复活节礼物跟春天和再生有关系:鸡蛋、小鸡、小兔子、鲜花,特别是百合花枣这一季节的象征. 复活节前夕,孩子们为朋友和家人给鸡蛋着色打扮一番.这些蛋有的煮得很老,有的只是空空的蛋壳.复活节那天早上,孩子们会发现床前的复活节篮子里装满了巧克力彩蛋、复活节小兔子、有绒毛的小鸡及娃娃玩具等.据说复活节兔子会将彩蛋藏在室内或是草地里让孩子们去寻找.一年一度的美国白宫滚彩蛋活动经常被电视台实况转播. 复活节也是向你所关怀的人关鲜花、盆景、胸花等地节日.许多去做礼拜的人这天也向教堂献上花束.成人们则往往互赠贺卡或小件礼品. 传统上人们在复活节给孩子们送去活的小鸡、小鸭、小兔子等,但孩子们太小往往不能恰当地喂这些小动物,所以究竟送什么礼物你得认真考虑一番 复活节是为了纪念耶稣被钉上十字架,3天后死而复活的基督教节日.它是基督教与古代所谓异教风俗的结合物.据说复活节(Easter)一词源于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神话中黎明女神的名字Eostre.它的愿意是指冬日逝去后,春天(spring)的太阳从东方(east)升起,把新生命带回.由于该词喻意新生,于是被基督教教徒借用过来表示生命、光明、欢乐的恩赐者耶稣再次回到人间.按照习俗,复活节的日期是3月21日起月圆 后的第一个( first )星期日( Sunday ).如果月圆正值星期日,则要顺延至下一个( next )星期日.历年复活节的实际( exact )日期最早可在3月22日,最晚则要挪到4月25日.根据各国不同的规定,人们都会或多或少休假几天.一般来,大学( university )都从复活节开始放春假,假期长达三四周,短的也有一两周.过去,在多数西方国家里,复活节一般要举行盛大的宗教游行.游行者身穿长袍,手持十字架,赤足前进.他们打扮成基督教历史人物,唱着颂歌欢庆耶稣复活.如今节日游行已失去往日浓厚的宗教色彩.节日游行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具有浓烈的民间特色和地方特色.在美国,游行队伍中即有身穿牛仔服踩高跷的小丑,也有活泼可爱的卡通人物米老鼠( Micky ).在英国,游行多以介绍当地的历史( history )和风土人情为主,游行者化装成为苏格兰风笛乐队以及皇宫卫士,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tourist ).复活节的到来还使人们纷纷换上新衣.过去基督教教徒会在节前去教堂行洗礼,然后穿上自己的新袍,庆祝基督的新生.穿戴一新的习俗保留至今,因为人们认为节日里不穿新衣是要倒运的.复活节期间,人们还喜欢彻底打扫自己的住处,表示新生活从此开始. Thanksgiving Day 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是美国和加拿大共有的节日,原意是为了感谢印第安人,后来人们常在这一天感谢他人.自1941年起,感恩节是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在这一天起将休假两天,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团聚,不管多忙都是如此.感恩节在每年11月22-28日之间,感恩节是美国国定假日中最地道、最美国式的节日( holiday ),加拿大的感恩节则起始于1879年,是在每年11月第二个星期一,与美国的哥伦布日相同. 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凡,人们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城乡市镇到处举行化装游行、戏剧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学校和商店也都按规定放假休息.孩子们还模仿当年印第安人的模样穿上离奇古怪的服装,画上脸谱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散居在他乡外地的家人也会回家过节,一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大嚼美味火鸡,并且对家人说:“谢谢!”.感恩节后,学校会让同学们画一张感恩节的画,大多数学生都画的是火鸡. 同时,好客的美国人也忘不掉这一天邀请好友、单身汉或远离家乡的人共度佳节.从18世纪起,美国就开始出现一种给贫穷人家送一篮子食物的风俗.当时有一群年轻妇女想在一年中选一天专门做善事,认为选定感恩节是最恰当不过的.所以感恩节一到,她们就装上满满一篮食物亲自送到穷人家.这件事远近传闻,不久就有许多人学着她们的样子做起来.不管遇到谁,他们都会说:“THANK YOU!” 感恩节购物与黑色星期五 黑色星期五前夜,商店门口排队的人群感恩节购物已经成为了美国人的习俗.从感恩节到圣诞节这一个月,美国零售业总销售额能占到全年的1/3强,是各个商家传统的打折促销旺季.疯狂的购物月从感恩节的次日(星期五)开始,这一天即被称为Black Friday(黑色星期五).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据说是因为周五这天一大早,所有人都要摸着黑冲到商场排队买便宜货,这种行为有个非常形象的说法,叫Bird of getting up early.(早起的鸟儿).在外国“感恩节”和中国的春节一样重要! 每年一度的总统放生火鸡仪式始于1947年杜鲁门总统当政时期,但实际上这个传统仪式可以追溯到美国内战林肯总统当政的时期.1863年的一天,林肯的儿子泰德突然闯入内阁会议请求赦免一只名叫杰克的宠物火鸡,因为这只被送进白宫的火鸡,即将成为人们的圣诞节大餐. 布什特赦“飞鸟”火鸡 2006年11月22日,布什在白宫玫瑰花园举行感恩节放生仪式上,特赦了一只名叫“飞鸟”的火鸡. Lantern Festival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梁简文帝曾写过一篇《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隋炀帝时,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晚会,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戏台有八里之长,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唐代是实行宵禁的,夜晚禁鼓一响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处罚;唯独在上元节,皇帝特许开禁三天,称为"放夜".沿至宋朝,张灯由三夜延长至五夜,灯彩以外还放焰火,表演各种杂耍,情景更加热闹.《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到了明代,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后,为使京城繁华热闹,又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夜,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灯彩,彩灯上描绘了各种人物,舞姿翩翩,鸟飞花放.龙腾鱼跃,花灯焰火照耀通宵.鼓乐游乐.喧闹达旦,这是我国最长的灯节,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舞龙灯 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我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李时珍《本草纲目》说:"龙,其形有九:身似蛇,脸似马,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 在古人的心目中,龙具有呼风唤雨、消灾除疫的功能,而我国自古即以农业立国,风调雨顺对于生产生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古人极力希冀得到龙的庇佑,由此形成了在祭祀时舞龙和在元宵节舞龙灯的习俗.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元宵之夜,"以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之状."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舞龙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样式,主要有龙灯、布龙等.龙灯也称"火龙",这是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龙舞.这种龙由篾竹扎成龙首、龙身、龙尾,上面糊纸,再画上色彩.龙身有许多节、节数可多可少;但必须是单数.每节中点燃蜡烛;有的地方不点蜡烛,而是用桐油、棉纱或灯草做成的"油捻".这种油捻燃烧力很持久,龙灯舞动时五光十色,始终不会熄灭.下面装有供舞者手持的木柄.龙前还有一人手举红色绸珠指挥龙舞.如广东阳江的《鲤鱼化龙》,灵活奇巧,善于变幻,舞龙手身着可开可合的鲤鱼皮,观众起先看到的是一条条戏水之鱼,可随着明快的乐曲突然一变,鱼儿成龙,然后一条口中喷火的鲤鱼跃过龙身,象征"鲤鱼跳龙门"之意.布龙也称"彩龙",主要在白天表演,节中不燃蜡烛,所以表演时腾飞欢跃,好似江海波翻浪涌,气势非凡雄伟,别有一功.舞龙时循势连贯表现巨龙盘旋欢腾,动作非常复杂.有的地方闹元宵,各路龙灯汇集竟达百余条,队伍长达二三华里.每条龙灯还伴有十番锣鼓,声闻十里,甚为壮观.在海外,至今仍有许多华人社团保留着耍龙灯的古老传统,常为当地节日赛会演出. 踩高跷、舞狮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划旱船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划旱船流行于我国很多地区. 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十五的时候,有一个神仙下凡到一个姓陈的人家,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能祭祀我,今年就让你们的蚕桑丰收.后来就形成了风俗. 另一种说法是,吴县有一个叫张成的人,起夜时,看到一个美丽的女子立在家中的东南角,举手召唤他.张成走上前去,女子对他说:“我是你们家的这个地方的神,明年正月十五的时候,你做好粥,上面盖上肉来祭祀我.你们家的蚕桑就能丰收.”说完这女子就不见了.张成从此以后每年都这样做,果然年年丰收. 所以在丝绸业逐渐兴盛的魏晋时候,这种风俗就流传开来.人们做好粥,祝祷说:“登高糜.挟鼠脑.欲来不来.待我三蚕老.” 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所以民间多以女子做成紫姑之形,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古代的祝祷词是:“子胥不在.云是其婿.曹夫人已行.云是其妇.小姑可出.”念这样的词,把紫姑的人形拿到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如果觉得人形变沉了,就是紫姑的灵来了. 还有一种说法,说紫姑是皇帝的女儿,临终时说自己平时就喜欢游玩,嘱咐身边的人在正月十五的时候,用衣服来迎接自己的魂魄,好继续享受元宵节的热闹. 后来的传说中,紫姑就变成了厕神.据说,陶侃曾经在厕所见到一个人,自称是后帝,对他说:“三年莫说,贵不可言.”意思是陶侃三年后就能发达,后来果然如此. 元宵节“走百病”求安康 古代的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 明清时,北京等地正月十五日,妇女夜间约齐外出行走,一人持香前导,且须去桥.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又称“走桥”.江南苏州一带称为“走三桥”.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八日至十八日……妇女着白绫衫,队而宵行,谓无腰腿诸疾,曰走桥.”明周用《走百病行》:“都城灯市春头盛,大家小家同节令.姨姨老老领小姑,撺掇梳妆走百病.俗言此夜鬼穴空,百病尽归尘土中.不然今年且多病,臂枯眼暗偏头风.踏穿街头双绣履,胜饮医方二钟水.谁家老妇不出门,折足蹒跚曲房里.今年走健如去年,更乞明年天有缘.蕲州艾叶一寸火,只向他人肉上燃.”清顾禄《清嘉录·正月·走三桥》:“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 在现在的天津,还保留着“走百病”的习俗.因为是在农历正月十六进行,当地称作“溜百病”.但由于条件改变现在多是妇女在这一天带着老公和孩子回娘家撮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