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孔子》《孟子》中的成语解释和出处都要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13:35:59
谁有《孔子》《孟子》中的成语解释和出处都要有

谁有《孔子》《孟子》中的成语解释和出处都要有
谁有《孔子》《孟子》中的成语
解释和出处都要有

谁有《孔子》《孟子》中的成语解释和出处都要有
温故知新
  既往不咎:
  《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咎:责备.对已成过去的错误,不加责备追究.
  (B)文质彬彬
  《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彬彬:形容配合协调.孔子提出做人的标准:礼乐是文,仁义是质,二者兼备,可谓君子.后多形容举止文雅,态度端庄从容.
  (C)述而不作:
  《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后泛指只阐述前人的成说,自己不创新.
  (D)色厉内荏:
  《阳货》:“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荏,怯弱.外表严厉内心怯弱.
  (E)杀身成仁: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后指维护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F)当仁不让:
  《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当仁,面临仁义之事.对于应做之事应勇于承当而不推让.
  (G)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竭,鱼馁而肉败,不食.”厌,通“餍”,满足.脍,切细的鱼、肉.粮食舂得越细越好,鱼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极其讲究.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犯上作乱
  巧言令色
  吾日三省吾身
  言而有信
  温良恭俭让
  和为贵
  一言以蔽之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从心所欲(随心所欲)
  温故知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义勇为
  是可忍,孰不可忍
  既往不咎
  尽善尽美
  朝闻夕死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见贤思齐
  父母在,不远游
  朽木不可雕
  听其言,观其行
  无欲则刚
  不耻下问
  三思而后行
  愚不可及
  轻裘肥马
  文质彬彬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举一反三
  临事而惧
  三月不知肉味
  生而知之
  三人行必有我师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空空如也
  循循善诱
  欲罢不能
  逝者如斯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登堂入室(升堂入室)
  过犹不及
  克己复礼
  非礼勿听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四海之内皆兄弟
  成人之美
  察言观色
  以文会友
  名正言顺
  一言兴邦
  欲速则不达
  临危授命(见危受命)
  以德报怨
  怨天尤人
  仁人志士
  杀身成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下不忍则乱大谋
  当仁不让
  有教无类
  道不同不相为谋
  分崩离析
  血气方刚
  杀鸡焉用牛刀
  色厉内荏
  道听途说
  患得患失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学而优则仕
  天下归心
  (1)杯水车薪(《孟子·告子上》):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2)浩然正气((孟子·公孙丑上》):正大刚直的精神.
  (3)岌岌可危(《孟子·万章上》):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4)拒人于千里之外(《孟子·告子下》):形容态度傲慢,不愿跟人接近.
  (5)明察秋毫(《孟子·梁惠王上》):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
  (6)挟泰山以超北海(《孟子·梁惠王上》):夹着泰山跨过北海,比喻难以做到的事.
  (7)揠苗助长(《孟子·公孙丑上》):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8)摩顶放踵(《孟子·尽心上》):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舍生忘死.多用来称颂舍己为人的行为.
  (9)箪食壶浆(《孟子·梁惠王下》):古时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后用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忧愁患害,使人奋斗而得生存;安逸快乐,使人沉迷于享乐,反易致死亡.
  (11)舍生取义((孟子)):指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