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如何预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3/29 16:17:50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如何预防?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如何预防?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如何预防?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如何预防?
病毒性肝炎[1](viral hepatitis)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血液或体液传播.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常见.   按病原分类,目前已发现的病毒性肝炎[2]至少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庚、TTV七型肝炎,其中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丙、丁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肝炎并可发展为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GB病毒C/庚型肝炎病毒和TTV病毒的致病性问题目前尚有争议.尽管1993年国际肝炎会议上就已有不少学者报道了己型肝炎和HFV的研究进展,但到目前为止乙型肝炎病毒的分离尚未成功,故不做单独分类.   除了肝炎病毒外,很多其他已知病毒,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黄热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艾柯(ECHO)病毒等,也可引起肝脏炎症.
  (一)传染源
  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性患者和隐性患者.病毒主要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自发病前2周至发病后2~4周内的粪便具有传染性,而以发病前5天至发病后1周最强,潜伏后期及发病早期的血液中亦存在病毒.唾液,胆汁及十指肠液亦均有传染性.   乙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慢性患者的病毒携带者.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及各种体液(汗、唾液、泪乳汁、阴道分泌物等)中.急性患者自发病前2~3个月即开始具有传染性,并持续于整个急性期.HBsAg(+)的慢性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中凡伴有HBeAg(+),或抗-HbcIgM(+),或DNA聚合酶活性升高或血清中HBVDNA(+)者均具有传染性.   丙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慢性患者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及体液中.   丁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HBsAg携带者是HDV的保毒宿主和主要传染源.戊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性及亚临床型患者.以潜伏末期和发病初期粪便的传染性最高.
  (二)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粪便中排出的病毒通过污染的手,水苍蝇和食物等经口感染,以日常生活接触为主要方式,通常引起散发性发病,如水源被污染或生食污染的水产品(贝类动物),可导致局部地区暴发流行.通过注射或输血传播的机会很少.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包括:①输血及血制品以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刺等;②母婴垂直传播(主要通过分娩时产道血液,哺乳及密切接触,通过胎盘感染者约5%);③生活上的密切接触;⑷性接触传播[如果皮肤没有破损是不会传染}.此外,尚有经吸血昆虫(蚊,臭虫,虱等)叮咬传播的可能性.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同而以输血及血制品传播为主,且母婴传播不如乙型肝多见.丁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同.戊型肝炎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
  人类对各型肝炎普遍易感,各种年龄均可发病.甲型肝炎感染后机体可产生较稳固的免疫力,在本病的高发地区,成年人血中普遍存在甲型肝炎抗体,发病者以儿童居多.乙型肝炎在高发地区新感染者及急性发病者主要为儿童,成人患者则多为慢性迁延型及慢性活动型肝炎;在低发地区,由于易感者较多,可发生流行或暴发.丙型肝炎的发病以成人多见,常与输血与血制品,药瘾注射,血液透析等有关.丁型肝炎的易感者为HBsAg阳性的急、慢性肝炎及或先症状携带者.戊型肝炎各年龄普遍易感,感染后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各型肝炎之间无交叉免疫,可重叠感染先后感染.
  (四)流行特征期
  病毒性肝炎的分布遍及全世界,但在不同地区各型肝炎的感染率有较大差别.我国属于甲型及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但各地区人群感染率差别较大.甲型肝炎全年均可发病,而以秋冬季为发病高峰,通常为散发;发病年龄多在14岁以下,在托幼机构,小学校及部队中发病率较高,且可发生大的流行;如水源被污染或生吃污染水中养殖的贝壳类动物食品,可在人群中引起暴发流行.乙型肝炎见于世界各地,人群中HBsAg携带率以西欧,北美及大洋洲最优(0.5%以下),而以亚洲与非洲最高(6~10%),东南亚地区达10~20%;我国人群HBsAg携带率约10%,其中北方各省较低西南方各省较高,农村高于城市.乙型肝炎的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患者及HBsAg携带者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在低发区主要为成人,在高发区主要为儿童而成人患者多为慢性肝炎;一般散发,但常见家庭集聚现象.丙型肝炎见于世界各国,主要为散发,多见于成人尤以输血与血制品者,药瘾者,血液透析者,肾移植者,同性恋者等;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易转为慢性.丁型肝炎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现,但主要聚集于意大利南部,在我国各省市亦均存在.戊型肝炎的发病与饮水习惯及粪便管理有关.常以水媒流行形式出现,多发生于雨季或洪水泛滥之后,由水源一次污染者流行期较短(约持续数周),如水源长期污染,或通过污染环境或直接接触传播则持续时间较长.发病者以青壮年为多,儿童多为亚临床型.
  编辑本段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1.报告和登记 对疑似,确诊,住院,出院,死亡的肝炎病例均应分别按病原学进行传染病报告,专册登记和统计.   2.隔离和消毒急性甲型及戊型肝炎自发病日算起隔离3周;乙型及丙型肝炎隔离至病情稳定后可以出院.各型肝炎宜分室住院治疗.   对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以及污染的医疗器械及物品均应进行消毒处理.   3.对儿童接触者管理 对急性甲型或戊型肝炎患者的儿童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45天.   4.献血员管理 献血员应在每次献血前进行体格检查,检测ALT及HBsAg(用RPHA法或ELISA法),肝功能异常HBsAg阳性者不得献血.有条件时应开展抗-HCV测定,抗-HVC阳性者不得献血.   5.HBsAg携带者和管理 HBsAg携带者不能献血,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但要加强随防,应注意个人卫生和经期卫生,以及行业卫生,以防其唾液、血液及其它分泌物污染周围环境,感染他人;个人食具,刮刀修面用具,漱洗用品等应与健康人分开.HBeAg阳性者不可从事饮食行业,饮用水卫生管理及托幼工作.HBsAg阳性的婴幼儿在托幼机构中应与HBsAg阴性者适当隔离,HBeAg阳性婴幼儿不应入托.
  (二)切断传播途径
  1.加强饮食卫生管理,水源保护、环境卫生管理以及粪便无害化处理,提高个人卫生水平.   2.加强各种医疗器械的消毒处理,注射实行一人一管,或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医疗器械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   加强对血液及血液制品的管理,做好制品的HBsAg检测工作,阳性者不得出售和使用.非必要时不输血或血液制品.漱洗用品及食具专用.接触病人后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保护婴儿切断母婴传播是预防重点,对HBsAg阳性尤以HBeAg亦呈阳性的产妇所产婴儿,出生后须迅即注射乙型肝炎特异免疫球蛋白及(或)乙型肝炎疫苗.
  (三)保护易感从群
  1.甲型肝炎及市售人血丙种球蛋白和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对甲型肝炎接触者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主要适用于接触甲型肝炎患者的易感儿童.剂量每斤体重0.02~0.05ml,注射时间愈早愈好,不得迟于接触后7~14天.甲肝活疫苗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不久即用于甲肝预防.   2.乙型肝炎   (1)乙型肝炎特异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母婴传播的阻断,应与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使用.亦可用于意外事故的被动免疫.   (2)乙型肝炎血源疫苗或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主要用于阻断母婴传播和新生儿预防,与乙型肝炎特异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可提高保护率.亦可用于高危人群中易感者的预防.前S2、前S1与S基因联合的基因工程疫苗亦已研制成功.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简介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可发生于妊娠期任何时期,以乙 肝最为常见,甲型肝炎次之.   甲型、戊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感染,多急性起病,病程较短,一般不超过半年,除少数重症肝炎外,预后较好.   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源感染,既往有输血史、不洁注射器使用史、补牙或拔牙史等.起病可急可缓,临床表现各异,病程长短不一,容易发展为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及肝癌,亦可发展为重症肝炎.总体是预后不良,尤以无期预后为甚.
  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
  一.传播途径:   病毒性肝炎分布广泛,对人类有着相当大的危害.研究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对于预防病毒性肝炎有着积极地作用.所以,人们应该普及肝炎基本常识,了解各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一、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经由不洁饮食以及喝生水等途径而感染的,其病毒主要以人体、猕猴、人猿等灵长类动物为宿主,潜伏期大约为2-6星期:在感染一个星期内,还可以在粪便中找到病毒的颗粒;而受感染个体就好像得了一场感冒似的,某些个体可能出现高烧,或者食欲不振,全身倦怠等非特异性的症状;少数可能出现茶色尿或被告知有黄疸的现象.   二、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个:血液传播;胎源性传播;性传播.乙肝不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所以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一起工作、吃饭等一般不会传播乙肝.   三、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类似,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经输血和血液制品传播、经皮肤暴露感染(如:静脉吸毒、使用非一次性的玻璃注射器和针头,纹身、针刺等职业性暴露.也共用剃须刀、牙刷等)、母婴传播、性传播(多见于有多位性伴侣者以及男性同性恋者的HCV感染率高于长期单个性伴侣者).   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本质上其实只有两种,乙肝、丙肝、丁肝、庚肝的传播途径相似;甲肝、戊肝的传播途径相似.因此,只要记住乙肝、甲肝这两类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并加以注意就可以了.   二.预防措施   首先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国内十分重视,自80年代起HBsAg阳性孕妇出生的婴儿均普遍注射乙肝疫苗.通过20年的努力,上海市出生的婴儿HBsAg携带者从9.8%降至0.5%.因而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中国不久将来HBsAg 携带者将会明显降低,乙肝完全可以预防.其次严格筛选献血员,确保医用血液及血制品不被污染.   最后要加强对乙肝病人的治疗,慢性活动性乙肝首选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应加强卫生常识普及宣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通过上述各种措施,相信不久的将来,乙肝病人将大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