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常规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6 06:52:29
教师教学常规是什么

教师教学常规是什么
教师教学常规是什么

教师教学常规是什么
一、教学常规

备 课

(一)总体要求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参照《教学策略》,制订好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认真进行单元备课、课时备课.教师应遵照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个人备课的思路充分备课.具体要求如下:
1.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体现“三维”目标,符合学生的认知起点.
2.教学环节明晰,符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
3.导入体现铺垫性(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趣味性(情感互动)、实效性等.
4.探究问题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探究价值.
5.学生学习方式的组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因教学内容的不同而灵活多样,讲求实效性.
6.注重学科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习能力培养.
7.准备当堂训练题,实现“当堂清”“堂堂清”.
8.课后及时进行反思.
9.积极探索基于新的教育形势下电子备课的推广与应用.
(二)具体内容
1.单元备课
单元备课重点研备下列环节:
(1)单元教学目标.
(2)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3)单元教学问题排查解决.
(4)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其简要分析.
(5)单元教法.
(6)课时分配(包括总课时数及各课时教学内容).
2.课时备课
教师在认真研究课标、教材的基础上,写出完整的课时备课教案.教案要规范认真,基本环节齐全;内容要详细、具体、科学、实用,体现教法学法设计、电教手段.教师要熟悉各种课型的备课特点和要求.具体如下:
(1)新授课.新授课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课型,每位教师须按照新授课教案的规范步骤编写教案,即: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环节依据教学策略,结合教学实际设计
(2)讲评课.讲评课是练习或考试之后,教师对其分析、点评、讲解的课型,它的作用是矫正检查中出现的错误,巩固、完善和深化教学内容.其教案规范为: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环节依据教学策略,结合教学实际设计
(3)复习课.复习课是通过再现教学内容,巩固和完善认知结构,强化双基教学的一种课型.其教案规范为: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其教学过程要坚持“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的原则.
其中教具、教学方法两个环节教师根据需要取舍,教学反思各校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要求.

上 课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主渠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构建高效课堂的着力点.课堂教学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把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要注重教学效果,力争做到“四得”:教有所得、读有所得、练有所得、学有所得.
(一)总体要求
课堂教学要树立“四个意识”、坚持“五个贯穿始终”:
1.树立“四个意识”:
(l)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意识.学会学习是学生的最高目标,它是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需要.因此,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技能、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策略.
(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不仅要学到现象、事实、概念、原理、定律、公式、法则等被传统认为的知识,还要掌握有关操作、程序、步骤、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更要掌握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的知识,学会如何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知识.
(3)教学互动的意识.互动的质量与水平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这应该作为我们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准.
(4)教学鼓励意识.每一位教师,都要善于拿起表扬的武器,在课堂40分钟内,尽量地表扬鼓励学生.为此,规定每堂课至少表扬3-5个学生,以强化教师的表扬意识.
2.坚持“五个贯穿始终”:
(1)情感教育贯彻始终
教育的精髓是爱的教育,爱的教育始于建设和谐课堂,和谐课堂的突出特征是体现着平等和相互尊重,洋溢着爱的智慧.
(2)文化育人贯穿始终
建设优秀的学校文化、班级文化、课堂文化、学科文化,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鼓励学生积极向上、拼搏进取.
(3)探究体验贯穿始终
精心研究“探究与体验”的内容、时机、方式、方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4)展示交流贯穿始终
始终提供学生进行展示与交流的时间和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方法、成果,充分地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迸发创新火花,发展创新思维,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实现自身价值,获得自我激励.
(5)习惯养成贯穿始终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重点是养成文明守纪、专心致志、多读勤写、规范书写、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克服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悠闲学习、袖手学习、低头听课、机械记忆等不良习惯.这是每一节课、每一名教师都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的问题.
(二)具体内容
1. 课堂基本结构环节
依据“35X”教学策略,结合自己教学实际设计教学环节.
2. 课堂教学方法
(1)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循循善诱,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为主标的教育思路和学习方法.
(3)要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探索知识的思路和学习方法.
(4)要设计合理的课堂结构,综合运用多种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5)要采取小组学习,注重分层教学.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体现分层教学,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解决,决不可用难题压倒水平差的学生,这主要体现在课堂提问的设计上,巩固练习的设计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经过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6)要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教师课堂行为
(1)教师要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
(2)上课信号开始后,教师走上讲台,端正站立,目光扫视全体学生,学生起立致敬时,要面带微笑郑重还礼.
(3)要衣着整洁、仪表端庄,表情和蔼;男教师不着背心,女教师不穿超短裙、不浓妆艳抹,不穿拖鞋,不吸烟.
(5)不坐着讲课,不做与教学无关的其它事情.
(6)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习权力,多鼓励,多表扬;不歧视学生,不挖苦学生,不讽刺学生;不发火,不与学生形成对立局面;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作 业

(一)总体要求
做作业、练习是学生消化、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在整个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业的布批要做到减负增效.
1.“三布置三不布置”原则: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课外研究性、实践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
2.“共同性和选择性”原则:作业、练习的设计要体现分层要求.布置的作业、练习难易要适度,以班内中档学生学习水平为基准,还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水平定出必做题和选做题,并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将学生分为A(全做类)、B(只做必做题类)两类(由学生根据各科实际自己报类),充分体现分层培育.
3.“即时性和实效性”原则:提倡当堂布置,当堂批改,保证学情调查的即时性和作业的实效性.
(二)具体内容
1.作业布置
作业本统一、整洁,学生书写认真,作业格式统一
(1)家庭作业:每天的作业总量要严格限制,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
(2)课堂作业:语文课堂作业一课一次;每周一次作文(大小作文交替);读书笔记三至六年级每周一次;写字教材作为课堂练习使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完成;二至六年级学生坚持写日记(周记).数学课堂作业尽量每课一次,每周不少于3次.英语按布批要求设置.三至五年级品生品社、美术(欣赏课除外)、科学每课一次.课堂作业当堂布置,努力当堂完成.(具体见《作业设置一览表》)
(3)实践作业:每学科每学期低年级至少1次,中高年级至少2次.
2.作业批改.
(1)批改要求:一律用红笔批改,符号要规范,注明批改日期,批改字迹要规范、工整、清楚,体现示范性.教师设立批改手册,随时记录批改中发现问题.所有作业(试卷)必须有错必纠,学生订正后,教师进程二次批改.提倡写鼓励性、人文性批语,使作业成为巩固知识、交流师生情感的园地.
(2)批改符号:作业批改采用等级加激励性评语,等级采用“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激励性评语鼓励各校创新.作文有眉批、总批,要有书写质量等级和文章质量等级,等级写在题目的右上角.
(3)批改数量:课堂作业、单元自测(每单元一次)教师全批全改;《基础训练》、《伴你成长》教师每次批改不少于学生总数1/4.配套练习册教师灵活应用,批改要求各校自定.小作文、日记多种形式批改.
(4)批改时间:批改要及时,下一节课上课之前,必须批完并下发给学生.

辅 导

(一)总体要求
辅导是因材施教的必要措施,是培优扶弱的主渠道,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辅导的形式有针对普遍性问题的集体辅导、针对部分学生的小组辅导和针对个别学生某些内容的个别辅导.不论哪种辅导形式,都必须具有明确的针对性,找准问题,对症下药,确保实效.
集体辅导不能占用学生自习课,变成学科间争夺时间的手段;自习课只准个别辅导,不准面向全班学生讲授,不准要求学生学什么学科;不准以辅导为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不准向学生收费.
(二)基本内容
差生转换,优生优陪.各班有转化档案,工作有计划、重实效.
1、对课堂教学、课间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2、对作业、单元自测、考试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应组织部分或个别学生予以指导、补缺.
3、学生主动寻求帮助,教师应热情指导,不应拒绝.对学困生的辅导要有耐心,不轻言放弃.
4、对通过正常手续而缺课的学生,所缺席的课,应由该科任课教师进行补习,学校鼓励教师上门辅导.
5.积极鼓励、支持、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课外阅读、课外练笔、辩论会、演讲会、联欢会、美育节等活动,小实验、小制作、小设计、小发明等活动及其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调查、考察等专题研究活动,专题研究(调查、考察)、校外参观、社区服务、劳动实践等活动.

考 核

(一)总体要求
检查教学效果可以采用考查、考试两种形式.教师在完成考试学科一个单元的教学后,必须及时指导学生进行复习,进行单元自测,以检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情况,从而达到补教补学的目的.
1. 实行无分数等级评价.
2. 考试要培养学生的考试技巧、心理素质和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
3.及时自测,补教补学.
(二)具体内容
1、考试时间:单元自测时间一般40分钟,定时完成.
2、考试过程:考试期间,教师要到考场监考,不得外出.目的是监督学生独立完成,了解学生答题进度,答题调控方式等,以便于以后的答题指导.
3、批阅:
教师全批全改、及时批改,并做好批阅记录.
4、质量分析:
质量分析严禁给学生排名次.要根据学生的答卷情况,分析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补教补学措施.
(1)做好定量与定性分析,质量分析必须含以下内容:
①基本情况:参考人数,及格、优秀人数,及格率、优秀率等,同时注明未达标学生的人数及名单,以便及时进行辅导.②卷面分析.③普遍性知识错误及出现原因、补救措施等.
5、补教补学:
(1)制定补教补学措施,内容包括讲评提纲,差生辅导(优生优陪)措施,补偿练习题.
(2)抓好补教补学措施落实
(3)适当安排讲评研究课、观摩课.

二、教研科研活动常规

教科研活动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研究改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活跃学术气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和措施.教研组是开展教研活动的最基层单位.教研组长不仅是教研组教研活动的组织者,更是教学研究的带头人.全体教师要树立向教学研究要质量的观念,大兴严谨、求实、进取的教研之风.教研组长务必按时认真组织活动.每位教师必须按时积极参与,思想到位,务求教研活动目的明确、计划落实、内容充实,讲求实效.
一、活动要求:
1.教研组:
(1)计划的制定与落实.每学期初,教研组长要按照学校及教研室的安排,结合本组教学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计划务求目的明确、针对性强,要有专题、有中心发言人.学期末写出教研活动总结.
(2)活动期间,教研组长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认真组织全组教师按照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教研活动,做到保证时间,全员参加,内容落实,确保质量.并填全填好教研活动记录.
(3)教研组长要注意下情上达,利用教研组长例会,定期总结汇报本教研组教研活动开展情况,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提高教研活动水平.
(4)全体教师要服从教研组长的领导,认真准时参加教研,积极主动承担教研课题,做好中心发言的准备.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有一个中心议题,至少做一次中心发言.
(5)每位教师每学年撰写一篇教研论文或教学总结.
2.教研室:
(1)指导教研组开展好教研工作,检查监督各组教研计划的实施和落实情况,及时总结各教研组活动的开展情况.
(2)深入到各教研组参加教研活动,并安排专人负责教研活动的检查与考勤,做好检查记录,掌握各组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
(3)定期召开教研组长例会,听取教研组长汇报教研活动情况,搞好教研组教研活动经验交流.
(4)对各组教研活动定期进行考评.考评结果,作为评选先进教研组的重要依据.
二、活动时间:
单周为业务学习;双周为专题研究.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三、活动内容:
1.业务学习: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端正教育思想;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学习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经验;相互交流教学工作的情况和经验;布置带有阶段性的工作;举行教学研究课,教学示范课,教改观摩课;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
2.专题教研:研究课程标准的内容及说明,研究课程标准的有关学习材料;研究教材与教法(着重在重点单元、重点课文、重要知识点等);研究和探索教学上的规律,或当前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如课改问题);研究和探索适合本组特点的教改思路或方案.
3.观摩课、公开课、汇报课制度
(1)申报:开设观摩课、公开课,由教师自愿报名到教研组长,然后由教研组长初定,最后交教研室确定.外出学习教师原则上都要开汇报课.
(2)开课步骤:包括说课、上课、评课三个环节.
4.听课评课
听课是教师向他人学习课堂教学艺术的最佳方式,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积极听课,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完善自我.评课应本着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原则,认真对待.
(1)听课次数:
①校长、业务教干、教师每学期听课分别达30节、50节、20节;实验小学校长、业务教干、教师每学期听课分别达30节、60节、30节.
②备课组长、教研组长、中层以上教学领导每周至少在所负责的工作范围内推门听课1—2节.
(2)评课要求:
①凡是学校统一开设的观摩课、公开课、汇报课,教研组长必须确定好评课的时间,原则上当天评课,特殊情况也不得超出两天之内.
②评课过程:坚决杜绝“好好先生”,敷衍了事;肯定部分要体现“收效明显”、“务实创新”的特点,要评出亮点,而不是面面俱到地罗列;每人至少指出一点不足或提出一条改进的建议.
③评课记录:教研组长要认真填写评课记录.
5.集体备课
(1)时间:每周至少二节课,视情况灵活安排.
(2)地点:根据情况学校统一规定.
(3)主讲人:教研组长或校级以上的骨干教师或学校指定的教师.
(4)集体备课计划:每学期在第一次集备前,由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制定出一学期的集体备课计划,计划要内容详细,一式两份,一份自留,一份交教研室.由教研室统一下发每学期的主要内容计划.
(5))集体备课要求:
a.主讲人要在主讲前填好主讲表,并记录好其他教师发言内容,要详细、认真,符合要求.
b.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围在一起,不准闲谈其他内容,不得出现看书、做题、写教案,批改作业等与集体备课内容不相符的现象;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中间外出、不旷备.
6.开展小课题研究
各教研组要组织教师结合高效课堂的建设积极开展小课题行动研究,解决教学实际过程中的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