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读后感(悬赏分超多的!)孙子兵法一共有12章,求12章分开的读后感(所以就是有12篇读后感),字数不用太多.可以一篇一篇回答。4章的读后感必须在7月19日之前完成8章的读后感必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19:49:48
孙子兵法读后感(悬赏分超多的!)孙子兵法一共有12章,求12章分开的读后感(所以就是有12篇读后感),字数不用太多.可以一篇一篇回答。4章的读后感必须在7月19日之前完成8章的读后感必须

孙子兵法读后感(悬赏分超多的!)孙子兵法一共有12章,求12章分开的读后感(所以就是有12篇读后感),字数不用太多.可以一篇一篇回答。4章的读后感必须在7月19日之前完成8章的读后感必须
孙子兵法读后感(悬赏分超多的!)
孙子兵法一共有12章,求12章分开的读后感(所以就是有12篇读后感),字数不用太多.
可以一篇一篇回答。
4章的读后感必须在7月19日之前完成
8章的读后感必须在7月26日之前完成
12章的读后感必须在8月9日之前完成
如果问题时间结束,我会再次提问!

孙子兵法读后感(悬赏分超多的!)孙子兵法一共有12章,求12章分开的读后感(所以就是有12篇读后感),字数不用太多.可以一篇一篇回答。4章的读后感必须在7月19日之前完成8章的读后感必须
如果你真想学《孙子兵法》最好就老老实实的去看书,你没有读过本书,没有认真的品味过,即使把别人的理解告诉你,你也是似懂非懂.而不懂却又认为自己懂了去运用的话,很可能到最后反而带来不利.
附上我的简单认识:
《孙子兵法》不应该被只看做兵法,而是一部教人解决问题的书籍.可以这样讲,世界上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通过《孙子兵法》解决.
我读《孙子兵法》也不是很久,暂时只理解了一部分“知”
《孙子兵法》很强调“知”,而且其理论也都是围绕“知”而展开的,有了“知”,才能有“谋”,而有了“谋”才能有“行”.如果没有“知”,就不能“谋”,不能“谋”谈何“行”.
《孙子兵法》里的“知”有几个意思:
第一是知道事情的各个方面的情况,知道了事情的各个方面情况,你才能根据这些情况针对性的采取行动.
第二是知道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一件事情,普通人只能看表面,聪敏人看第二层,智慧的人看第三层,境界越高,看的越深,就越能见到很多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而这些地方都是胜利的根本.(一支股票涨了一块钱,一般的人只看到这股票涨,就跑去跟买,老股民知道这股票上涨的空间很小了,到了卖的时候.资深股民知道这股票脱离了市场本质,已经被操纵了.别的庄家知道这股票被操纵了,还知道操纵的手法,知道什么时候跌什么时候涨.如果没有足够深刻的见地认识,你能赢吗?)
第三是知道事情发展的规律,很多事情虽然很复杂,但很多事情都有其大致的规律的,这就是老子说的“道”,孙子说,知道事情的发展规律,能避免,能提前应对,能正确的处理,所以,对事情的发展要有足够预见力.
第四是知道自己,无论你处理事情,你和别人对弈,无论你做什么,这里面都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自己”,在这些里面,“自己”始终都是一分子,所以说,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成功的第一步,知道自己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缺点什么,才能正确的将自己的才能展示出来.
除去这些外,《孙子兵法》还有一些很深刻的理论,都是很有意思的话,也有很深邃的智慧,如果你不能将整本书都仔细研究的话,也可以根据你的情况,挑出这些话,有空的时候琢磨一两句,也是很有益处的.
列举几句“庙算多者胜.”“故兵贵胜,不贵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知己知彼.”等等.
--------------------------------------------------------------------------
《孙子兵法》读后感
《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孙子在书中揭示的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不仅受军事学家所推崇,在经济领域、领导艺术、人生追求甚至家庭关系等方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初读《孙子兵法》,只觉得晦涩;再读《孙子兵法》,脑袋会思考了,好象是有那么回事.如今,又捧起《孙子兵法》,想写点感悟,与专业相关的东西.
商场如战场,很贴切的比喻.《孙子兵法》是套源自战场的理论,那么在商场上,我们对其加以变通的理解,很多理论、原则都可以借鉴.
1、用人之道.当今企业,都提倡以人为本,优秀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孙子在兵法十三篇中贯穿了人在战争中的决定地位.在《始计篇》中提出“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强调将帅在治理军队、领导部属时要赏罚分明、恩威并重;“智、信、仁、勇、严”是将帅必须具备的五种能力;“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这里的“兵”是“懂得用兵的将帅”,孙子十分重视将帅在战争中的作用,这与现代企业视人力资源为企业的珍宝如出一辙.又如,“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作战篇)这些强调的都是将帅的重要性.其实,对于士卒,也强调了其作用.“视卒如爱子”(地形篇)企业强调团队合作,关爱员工,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也是必要的.“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企业是一个团队,团队合作是企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如果企业内部不能同心协力,必然使更多的资源浪费于内耗之中.
2、企业文化.“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始计篇)战争的决策者一定要在战前做周密的计划,对战争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做出不同的估计和安排,也就是说,要打有准备之仗.这点对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作出了很好的诠释,面对日益复杂、变化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组织内更高的员工要求,组住对战略已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规划是一种预测性活动,简而言之“算也”.一个年度开始时,企业要制定本年度的战略,对人员需求、培训、绩效考评、薪酬管理等做好规划、未雨绸缪,就可以从容应付未来的发展变化.如果什么都不准备在当今高速运转的市场环境中,势必淘汰出局!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军势篇)其中要点在“势”而不在“人”.正如将帅看到战争中的“势”一样,企业主管应把握商场上的“势”,及时组织合适的人力,抓住商机,而不是被动地对下属求全责备,人员的组织架构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它必须能因“势”的变化而变化,让合适的人才在合适的位置上,掌握好机会,发挥出作用.这里所讲的“势”与“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篇)中所强调的“势”类似.商场上各种信息瞬息万变,纸上谈兵、墨守成规、按图索骥只能被商场的大海所吞噬.敌变我变,关键在于谁先,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先发制人.
3、激励机制.“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作战篇)要使军队英勇杀敌,就应该激发士兵同仇敌忾的士气;要想夺取敌人的物资,就必须借助于物质奖励.企业若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个颇具战斗力的团队,就应该提倡一种“同仇敌忾”的企业精神.正所谓“上下同欲者胜”(谋攻篇)一样的道理.企业良好的绩效管理还需要辅之激励手段,如物质奖励.随着人们对需求的不断提高,从生理需要慢慢上升到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有时候在会上的一番表扬可能来得更有效.这点于“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虚实篇)中强调的“避实击虚”的效果一样.企业在极力员工时,要尽量做到投其所需,避开员工已得到满足的需求,去满足员工渴望得到的需求,实现激励最大化.
“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行军篇),孙子在治军上强调文武兼施,赏罚并重.在企业管理中,也只有文武兼施,赏罚并用,才能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使人人争先,个个努力,形成良好的企业氛围.
《孙子兵法》是商战中的“圣经”,特别是在今天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飞速过度的时代,也就是在各个行业的商战中从一统“周天子”天下的局面向“春秋”再飞速向“战国”发展的时代,《孙子兵法》对我们的企业家们更具有深渊的指导意义和实际的使用意义.
《孙子兵法》只读一遍等于没读,要多读多思考,才能发觉其中无穷的智慧.
-------------------------------------------------------------------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
孙武的生卒年月现已不可考.他本是齐国人,后移居吴国,因擅长兵法,被吴国大臣伍子胥推荐给吴王阖庐.孙武将其所撰兵法13 篇献给吴王,阖庐遂以孙武为将,出兵西破强楚,北威齐晋,扬名诸侯之间.孙武最后终老于吴国,葬在吴都巫门外.
《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和内容出自孙武.但后人因《汉书•艺文志》著录《吴孙子兵法》有82篇,图9卷,而多认为13篇是曹操削除繁冗,取其精粹而成.又有人因《汉书•艺文志》著录的《齐孙子》,即《孙膑兵法》久已失佚,后世流传的只有一部《孙子兵法》,而认为 13篇出自孙膑之手.不过,在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一部《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的残简,以及记载孙武言行的 70余枚竹简后,学者们已多倾向于13篇应出自孙武之手,82篇则是孙武后学所著,是用以补充和解释13 篇的.
《孙子兵法》共有13篇,各篇均有其主题思想,但又构成一完整的思想体系.
《计》篇论述的是能否进行战争的问题.孙武指出,战争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道”、“天”、“地”、“将”和“法”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五项基本要素.“道”指使人民与统治者同心同德;“天”指昼夜、晴雨、寒暑等气候 时节和天命、人事、道义;“地”指土地和地势、地形的高下、险要、平坦、距离的远近,攻守进退的利弊; “将”指将帅的智谋、赏罚必信、爱抚士卒、英勇果断和军纪严明;“法”则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将吏职责的划分和管理,以及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孙子认为,从这五要素出发,根据国君是否贤明,将帅有无才能,“天”、“地”二方面的条件如何,法令能否贯彻实行,兵力强弱与否,军队是不是训练有素,和赏罚是否分明,可以预知战争的胜负,从而采取适当的对策和相应的行动.
《作战》篇主要阐述的是如何进行战争.孙子认为,战争的消耗和战费的开支是十分庞大的,战争旷日持久势必危及国家的存亡.所以,他主张速胜.此外,为弥补己方的消耗和削弱敌国,他又主张“因粮于敌”,“胜敌而益强”.
《谋攻》篇主要论述了如何进攻敌国的问题.孙子主张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去取得最大的成功,即力求不战而胜,不靠硬攻而夺取敌城,不需久战而毁灭敌国.所以,为实现这一目标,他就特别强调以谋略取胜,指出:用兵的上策首先是以政治谋略取胜,其次以外交手段取胜,再次是使用武力取胜,下策才是攻城.而要做到这一点,就不仅需要知己,还要做到知彼.
《形》篇主要讲如何利用物质之“形”来保全自已,取得完全的胜利.孙子认为,只有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等待和寻求战胜敌人的时机,才能夺行战争的胜利.当取胜条件不足时,应采取守势,当取胜条件具备时,则应采取攻势.因此,会用兵的人善于使自己处于不可战胜、必胜无疑的地位,擅长于创造战胜敌人的机会.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掌握胜败的决定权,他所战胜的是已经注定要失败的敌人.而上述足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物质之“形”,便是由国土的大小所产生的物产、军资、土卒的多少,以及军事实力对比的强弱.
《势》篇主要阐述如何造成有利的态势,来压倒对方.孙子认为,只要选择有才能的将领,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以自己的军事实力为基础,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有力态势,士卒就会勇猛无比地战胜敌人.而要造成有利的态势,就必须正确组织和部署兵力,善于指挥调动军队,擅长出奇制胜,即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取胜.“奇”、“正”是相 辅相生的关系,它们的变化是无穷的.所以,要出奇制胜,就应善于因时、因地、因事制宜,根据情况的变化,改换奇正的战法.此外,要造成有利的态势,还必须善于故意向敌示弱,诱敌以利,以达到欺骗和调动敌军的目的,造成战胜敌军的有利时机.
《虚实》篇主要论述指挥作战如何争取主动权,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孙子认为,要取得主动,就要善于诱敌以利,调动敌军而不被敌军所调动,就要善于了解敌情和隐瞒我军的意图、行动和用兵规律.如能做到这些,就能掌握主动,集中我军兵力,分散敌军兵力;利用敌军的弱点和错误,以众击寡,避实击虚,因敌而制胜.
《军争》篇论述的是如何通过机动掌握主动,先于敌人造成有利态势和取得制胜的条件.孙子认为,两军相争时,最困难的莫过于要懂得将迂曲视为径直,以不利为有利,比敌人后出动而先到达必争之地,先敌取得制胜的有利条件.孙子还指出,要先敌取得制胜的条件,必须避免轻率冒进,把握各国的动向,了解道路、地形,重视向导,善于欺骗敌人,根据情况分散或集中使用兵力,擅长指挥 军队,根据军队的土气、军心和军力,因敌而变,去夺取胜利.
《九变》篇主要论述如何发挥指挥上的灵活性.孙子认为,灵活性的基础在于对利弊进行全面的衡量.只有认识这一点,才能设法威胁、挫折和困扰敌国,以利诱敌,才能常备不懈,使敌无机可乘.只有全面看待利弊,在有利的情况下看到不利的因素,在不利的情况下看到有利的因素,方能根据具体情况,趋利避害,采取相应的对策和行动.
《行军》篇主要讲述了如何配置、组织军队,观察判断敌情和团结将士.孙子认为,行军作战必须占据便于作战和生活的有利地形,善于根据地形配置兵力,必须对敌情进行周密细致的观察,善于深谋远虑,从现象到本质,对各种症候作出正确的判断.孙子还指出,将帅只有在取得士卒的信任后,才能用教育和惩罚相结合的方法训练好士兵,率领全军去争取胜利.
《地形》篇主要论述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如何指挥军队的行动.孙子认为,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将帅应重视地形,善于利用有利地形,避免不利地形.在此基础上,将帅如能做到知己知彼,正确判断敌情,以夺取胜利为行动的唯一准则,并能使全军上下团结一心,服从指挥,那就能无往而不胜.
《九地》篇论述了在九种不同的作战地区指挥作战的原则.孙子认为,在不同的作战地区,将帅应根据地形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行动.用兵的原则在于善于发现敌人的可乘之隙,乘其不备,迅速行动,集中兵力,抢先攻占其战略要地,以压倒敌军的抵抗.
《火攻》篇主要指出火攻的目标、种类,发火的物质和气象条件,以及实施方法.孙子认为,火攻只是辅助军事进攻的一种手段.所以,火攻者应利用纵火所引起的敌军的骚乱,适时发起攻击,发展并扩大战果.
《用间》篇主要论述使用间谍的重要性及其方法.孙子认为;是否了解敌情对战争的胜负具有重要影响.要先知敌情,只能求诸间谍.只有大圣大智大仁大义之人才能使用各种间谍,获得广泛的情报.
《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它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孙武在其书中揭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不仅深受战国以来历代军事家的重视和推崇,对他们的军事思想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军事思想领域内也拥有广泛的影响,享有极高的声誉,至今仍有其不可抹煞的科学价值.
《孙子兵法》虽不可避免地受到它所处时代的限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瑕不掩瑜,这些缺陷并不能掩盖它的光辉,丝毫也无损于它的伟大.

孙子兵法读后感 范文一:
《千字文》有云: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华夏肇始以来,巍巍5000年,留下无数华章美文,《孙子兵法》就是其中的奇葩。时间掩不去其魅力。读它如饮纯酒,又如醍醐灌顶,很多感慨心得,不吐不快。
《孙子兵法》涉及方方面面,从我的角度和理解,在几方面如策略、和现代的联系等等谈谈看法。
毛主席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

全部展开

孙子兵法读后感 范文一:
《千字文》有云: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华夏肇始以来,巍巍5000年,留下无数华章美文,《孙子兵法》就是其中的奇葩。时间掩不去其魅力。读它如饮纯酒,又如醍醐灌顶,很多感慨心得,不吐不快。
《孙子兵法》涉及方方面面,从我的角度和理解,在几方面如策略、和现代的联系等等谈谈看法。
毛主席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兵,狭义说就是战争,广义包含政治军事等等。我们可以把它分为战术、战役、战略3大层次。毛主席说:“战术上重视敌人,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的胜利,也许能扭转一时的局势,但是,战略上的失误,确往往导致身死国灭的惨剧。古来有迦太基对罗马,项羽对刘邦,都是战无不胜,一战而身死国灭,图为古人扼腕!比较近现代的两个例子,我们可以更加感性的认识到《孙子兵法》里的智慧。抛开意识形态和民族感情不论,单纯的从“为兵”角度评论二战时的德日两国,都是战术上不无可取之处,但是战略上的短视确导致了它们的彻底失败。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孔子曰:“过犹不及。”“中庸之道,忠恕而已矣。”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无论一个国家,一只军队,小至一个公司、家庭,不能脱离自己的实际,盲目的追求过分的目标,从而导致失败。说道德国,正是由于对波兰、法国的胜利,或者再加上希特勒掌权后无论在外交、经济、军事上的一系列胜利,使其冲昏了头脑,不顾自己人力、资源的条件,盲目或者干脆说疯狂的向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叫板,宣战美国,从以几乎一国之力vs全世界,安能不败?如果,希特勒有战略头脑,能够见好就收,在战胜法国之后,与苏联联手,自己联合意大利挥兵中东、北非,把地中海控制为轴心的内湖,苏联南下东南欧及中亚,兵临英国的战略后方和人力、资源大本营印度,则胜负尚未可知。再说日本,67年明治维新之后,先与满清海战夺取朝鲜、流銶、台湾,从满清哪里的来巨额战争赔偿,获得发家的资本,而后战胜沙俄,并吞东北,而后直至37年前以基本控制华北,如那时适时收手,我们中华民族真的无宁日了。可是,天不容桀纣,不断的成功冲昏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头脑,也使他们盲目自信,悍然扩大侵略,激起全民抗日,并且在资源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自不量力的向美英宣战,从而在明治之后国力蒸蒸日上的最顶峰嘎然而之,国家败亡。正如孙子所说:“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不明白这个道理,纵使有一时的胜利,但是,从长远来看,必然导致贪多嚼不滥,为自己的野心所吞没。真正的战略家往往可遇不可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无自己的战略家,往往决定了它们的命运。众所周知,毛主席是举世公认古往今来不世出的战略大师。其战略战术在积弱百年来的中华民族从新崛起的作用这里先不提。我们可以类比一下一些缺乏自己的战略家的民族的悲惨命运。有人说:“阿拉伯人还在呼唤自己的毛泽东,而印地安人确已经永远失去了拥有毛泽东的机会了。”当今世界命运最多舛的两个民族是库尔德和阿拉伯人,他们都在为建立一个独立、统一的民族国家而苦苦奋斗。我们这里不妨把视线拉向多年来一直是世界焦点的阿拉伯。二战以后,正像在印度那里做的一样,阿拉伯也被老牌帝国主义者人为的分成了多个国家,但是,同样的历史辉煌,同样的文化信仰和同样的民族使阿拉伯的民族统一难以遏抑。细心的人可以注意到阿拉伯国家很多执政党都是“阿拉伯社会复兴党”,他们的纲领都是致力于阿拉伯的统一。从纳赛尔、萨达特到而今的萨达姆和拉登都如接力一般扛起这杆不无沉重的大旗,其间也有无数的襄助者,如利比亚的卡扎非,叙利亚的阿撒德,约旦德侯赛因等等。他们的成绩,小有进展,也曾一个个的推翻了为美英所扶植起来的反动腐朽的封建王公,如埃、利、伊、叙等等。也曾初步建立起来一个当时包括埃及、利比亚、叙利亚的联合共和国。但是,也正是由于在战略战术上的失误而步履维艰。客观的说,从人口和经济力量的角度,也只有埃及有这个能力和实力来实现阿拉伯的统一。纳赛尔没有成功,萨达特也没有成功,那么,后来者还有成功的希望么?90年代初,萨达姆做了最后一次尝试,可是也失败了。这次失败的影响,也许只有阿拉伯人自己才能体味其中的苦涩,但是不妨碍我们来讨论其中的得失。客观的说,从天时的角度,90年代之前的美苏争霸时期是最佳时机,那时,阿拉伯统一的最大阻力,美军在半岛并无驻军。进入90年代,最佳时机已经失去,但是当时萨达姆如果真的能够审时度势,掌握《孙子兵法》的精髓,也还有成功的可能。“兵者,诡道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在当时,埃及已经投入美国的怀抱,可以不计。沙特、科威特和伊拉克加起来占了世界石油市场的大部分,所以,萨达姆向他们开刀的政策并没有错。
在苏丹、约旦尤其是巴勒斯坦的人民在穷苦中挣扎的时候,那些王公们却一个个穷奢极欲,花天酒地,他们收进天下的财富,金银珠宝,甚至在那里收藏飞机!在那时,科威特国小不提,沙特王族在国内已经是声名扫地,在当时美国还没驻军的情况下,就像一个纸糊的空壳,一推既垮。当时萨达姆应该在沙特积极扶持反对势力,就像本拉登的“基地”组织这样的势力,首先推翻这样的反动政权。试想,如果当时萨达姆以阿拉伯世界最强大的装甲力量,首先挥兵沙特,在沙漠开阔地带,美军来不及反映、调兵的1个月内扫平那些人间垃圾,顺手收拾也门、阿联酋、卡塔儿、阿曼和科威特这几个弹丸之地,“兵贵神速”。美军就是想调兵、登陆,也徒可奈何至少不会向历史那样那么轻而易举从从容容的用几个月的时间派兵布阵,把绞索绞在自己的脖子上了。而且,那时伊拉克已经控制了石油产量的60%以上,美国就是动兵,难道不会考虑自己的成本和承受力么?利用石油武器,就像在70年代那样的,“不战而曲人之兵,上之上者也。”也许,阿拉伯民族的历史,将会改写,但是历史不容假设,“忘记历史意味着被判。”萨达姆首先出手科威特就已经是失策,在此之后,进退失据,先裹足不前,畏首畏尾;后又突兵冒进,导致丧师,而后全面放弃,一溃千里,简直就是李德反第五次“围剿”的翻版!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守中的堡垒主义,撤退中的投降主义。“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军事上的失败伴随的不仅仅是萨达姆本人的失败,这是阿拉伯上世纪最后一次抗争,现在,伊拉克已经为美国所控制,半岛上沙特之类王公也已经让美军驻扎得到他们的保护,相信在50年以内,不会再有统一的可能,我为阿拉伯一哭!前几天看见卡扎非的妥协。这是一个浪漫的英雄,曾记得他以不足千万人口之一小国与美英叫板,也曾记得他为了从新拟和分裂的和埃及、叙利亚组成的阿拉伯联合共和国而亲自驾驶拖拉机推倒利比亚、埃及国界时表现的浪漫及淳朴,看到他现在脸上也已经沟壑纵横,在阿盟的开幕式上叼着雪茄,旁若无人,然后扭头就走,离席而去。我想,这时,他看着身边阿拉伯国家这些首脑,心里充满着愤蔓,不,应该是蔑视吧?“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上。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看着他的身影,我一叹,无奈的自全退却。英雄孤寂,夕阳陌路。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