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寒食诗的结构特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20:36:24
苏轼寒食诗的结构特点

苏轼寒食诗的结构特点
苏轼寒食诗的结构特点

苏轼寒食诗的结构特点
此诗是苏轼由寒食节降雨伤情吟出的,南国晴日本寡鲜,又逢寒食雨绵绵,使失意人更添几分凄清之感.雨丝袭来的微凉,触动久遭冷遇的苏轼,他不禁哀叹:自来黄州,“已过三寒食”!三年屈指度日,苏轼天天盼望着春花吐红,江岸铺绿,焦虑地等待着北归之日,重酬壮志;然而春光薄情,难驻黄州.他空怀拳拳之心,得不到精忠报国的机会.“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虽已是生机盎然的时令,苏轼却强烈地感到似乎处在满天肃杀的悲秋.能够略略慰藉他的惟有幽独高洁的海棠.他以海棠自喻,孤芳自赏,愤世疾俗.于是非常向往一切皆空,物我两忘的佛老虚幻境界,祈念一切烦恼忧伤都在冥冥中偷偷渡去,漠似烟云.他既用释道相通的教义试图自我解脱,而根深蒂固的儒家忠君思想又迫使他不能安守.对当时朝廷的腐败误士,苏轼怒不可遏;这样的生活何异于久病缠身的少年,待病愈初起鬓发已斑白如雪了!雨势愈猛,“小屋如渔舟”颠簸漂泊在“蒙蒙水云里”,正如作者的命运一样飘忽不定.“破灶”中的“湿苇”难以煮“寒菜”,哪里有寒食节日的气氛,只有旷野上的乌鸦衔着片片纸钱低飞孤鸣.苏轼此时归心似剑,可那“深九重”的“君门”又可望不可及.他想归隐田园,了此一生,可落叶归根的故乡遥遥万里,自己身难由生.进退不能,苏轼感到穷途末路,悲痛不已,他的心已如寒食节的死灰不能复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