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讳疾忌医”能引出哪些历史故事?如题 ......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2 07:28:24
从“讳疾忌医”能引出哪些历史故事?如题 ......

从“讳疾忌医”能引出哪些历史故事?如题 ......
从“讳疾忌医”能引出哪些历史故事?
如题 ......

从“讳疾忌医”能引出哪些历史故事?如题 ......
起死回生

《扁鹊见蔡桓公》资料:关于“讳疾忌医”的出处
“讳疾忌医”的成语出自《扁鹊见蔡桓》吗?对此有人表示异议。观点如下:
查成语“讳疾忌医”的出处,据《辞海》、《辞源》和几种成语辞典所引,都是《周子通书·过》中的一段话:“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后人在使用中将“护”字换成了“讳”字,这是常见的事。有的同志认为:先秦寓言后世脍炙人口,周氏在写“护疾而忌医”时...

全部展开

《扁鹊见蔡桓公》资料:关于“讳疾忌医”的出处
“讳疾忌医”的成语出自《扁鹊见蔡桓》吗?对此有人表示异议。观点如下:
查成语“讳疾忌医”的出处,据《辞海》、《辞源》和几种成语辞典所引,都是《周子通书·过》中的一段话:“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后人在使用中将“护”字换成了“讳”字,这是常见的事。有的同志认为:先秦寓言后世脍炙人口,周氏在写“护疾而忌医”时完全可能想到了《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并且举出了“二竖肆虐”,“病入膏肓”的例子。的确,后两个成语都出自《左传》秦伯派医给晋侯看病的故事。然而,“讳疾忌医”被认定为源于周氏《通书》,该不是因为辞典的编者不探本求源,而是由于故事和成语含义并不相同,不强以混为一谈。
课文《扁鹊见蔡桓公》节选自《韩非子·喻老》。原书作者对于这个故事所要借喻的意思曾作了这样的说明:“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很明显,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规劝统治者,要从扁鹊治病中得到启示:治国理政应能见微知著,力求解决问题于萌芽状态。这个故事还重复出现于《史记·扁鹊传》(但“蔡桓公”作“齐桓侯”)。司马迁在末尾加了两句评论:“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早从事,则医可已,身可活也。”他对这种有启发性的理解,与《韩非子》所揭示的完全一致。因此,只要把两位原作者的议论概括提炼一下,就可以看到,《扁鹊见蔡桓公》一文的思想内容,与“讳疾忌医”及其引申的含义是有所不同的。
细玩《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从作者所描述的故事情节、所运用的表现方法和语言来看,都不能引出“讳疾忌医”的意思。它相当扼要地概括了扁鹊的医术造诣:他精于望诊(“立有间”、“望桓侯”)洞悉病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转变过程,熟谙审证施治的契机,重视早期治疗以求消灭疾病于萌发阶段。这些正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突出成就。他目光敏锐,料事如神,严格遵守客观规律,具有一个良医的素质和阅历。在《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文章中,扁鹊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而桓侯只是个陪衬人物。揭示课文主题或启发性含义,应围绕着主人公的活动来进行分析。如果以“讳疾忌医”来概括,恰是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桓侯一方,颠倒了人物的主次关系。尤其是,这一概括并不符合故事情节。扁鹊三次见桓侯,都提出“君有疾”,病情在逐步发展,应当及早治疗。桓侯的表现是:第一次听扁鹊劝告后,说:“寡人无疾”、“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后两次的扁鹊类似的话后,是“不应”“又不悦”。用了一个“又“字,说明前次也是不高兴的。桓侯因无自觉症状(疾病处于潜伏时期),不相信自己有病,反误认为医者无端邀功,言语冒犯,为此感到不满。作者正是通过桓侯不发觉和不相信自己有病的情节描写,有力地反衬出扁鹊医术的精湛。他凭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可靠的诊察方法,不受虚假的表面现象(患者的自我感觉)的迷惑,从而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揭示隐匿未发的病情。良医之所以不同于庸医,也就是在这些地方。如果说桓侯也有“讳疾忌医”的意图,那么作者有哪些笔墨是用来表明或暗示这一点的呢?其实没有。也许有人会认为:桓侯有病是客观存在,不承认有病就是“讳疾”的表现。那是只见表面现象,不作具体分析。要是说桓侯一再拒医而在客观上起了“护疾”的作用,还有一定道理,但“讳疾忌医”都是指主观意图而言的。因此以上几种说法总属牵强。再看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问题就更加明朗化了。扁鹊第四次进见,“望桓侯而还走”。这个反常的举动引起了对方的注意,“桓侯故使人问之”,这就透露出他疑虑自已可能果真有病。及至五日后发觉“体痛”,更清楚地表明在这以前并无任何自觉体症。又“使人索扁鹊”。用了一个“索”字,可知其求治之心甚切。事实表明,桓侯根本就没有“讳疾忌医”的意思,扁鹊之所以“逃之夭夭”,是因为他也已料定,桓侯一旦发觉自己有病,总是要来找他治疗的;然而此病到了恶化程度就已经难于治好了。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扁鹊见蔡桓公》的文章,是由作者本人作了说明,另用“讳疾忌医”及其延伸的含义来加以概括,是不恰当的。现在有不少人是接受了某些教学参考书的一些不恰当的解释后,通过教学讲给学生,这实在是以讹传讹,应当加以纠正。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