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中怎样看待诸葛亮的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6:48:28
出师表中怎样看待诸葛亮的忠

出师表中怎样看待诸葛亮的忠
出师表中怎样看待诸葛亮的忠

出师表中怎样看待诸葛亮的忠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玡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曾隐居躬耕于南阳卧龙岗十年.诸葛亮是三国时蜀汉丞相,历史上有名政治家、军事家.陈寿说他“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汉末避乱荆州,躬耕隐居.常以管仲、乐毅自比.后辅佐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地方火烧打败曹操,与孙权,曹操瓜分荆州(刘备只占有一小部分),西取益州,后攻打汉中,建蜀汉政权.刘备称帝,他任丞相.刘备死,受托辅助后主刘禅.他志在恢复汉室,统一中国,曾先后五次北伐中原,建兴十二年(234年)死于军中,终年五十四岁.著有《诸葛亮集》.诸葛亮是历史上一个很值得尊敬的人.古往今来的政治家,诸葛亮几乎可以说称得上是完人.他起初跟着刘备,后来刘备死后,他又辅佐刘禅,刘禅是一个庸人,诸葛亮辅佐了他,大权都在诸葛亮手里.但这个人没有野心,没有把刘禅弄下去,自己来作皇帝,从没有这种心.刘禅什么事都交给诸葛亮,从没有怀疑过诸葛亮会不会夺他的权,夺他的皇位,从没有过.也从来没有一个人在他中间来挑拨,没有一个人对刘禅说:"诸葛亮权限大了,对你不利."或对诸葛亮说:"刘禅那么不中用,应该夺他的天下,自己作皇帝".除了刘备托孤时说过这句话外,没有人说过这句话.君臣相信,群臣彼此之间相信,这点在历史上是很突出的,不容易,群臣之间古往今来的很少人做到这一点,皇帝如果不行的时候,权臣权力大的时候,总是发展到篡位夺权.皇帝如果要是有点力量的时候,相权力大时,总是一定要把他做掉,好的把他贬掉,坏的就杀.
这篇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其时蜀汉已从夷陵(今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初步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稳定了自己的战略后方,伐魏时机臻于成熟.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还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附诗一首: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编辑本段]文章理解
诸葛亮为蜀汉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蜀汉建兴五年(227),他率师北伐,在出师前写下这篇表文. 阅读本文应着眼于“出师”这两个字.具体地说,一是要看诸葛亮对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诸葛亮跟后主刘禅之间既是君臣关系,又是辅政者与被辅政者的关系(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这次出师时,刘禅只有20岁,昏庸无能,不懂得治理政事;如果出师后国内政局不稳,前方必然会受到重大影响.因此,出师后的国内政局就成了辅政者诸葛亮最放心不下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有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为此,诸葛亮在这篇表文里一面劝勉刘禅开张圣听,严明赏罚,一面又向他举荐人才来管理“宫中”“营中”之事,并殷切地阐明亲贤远佞的道理.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国内政局稳定,有了“平明之理”,诸葛亮才能无后顾之忧,可以专力伐魏,可见讲治国大计和政事安排正是为了出师.二是要看诸葛亮怎样说明出师的理由.北伐的决策,实际上是诸葛亮的决策.当时在蜀国内部也有不同意见,有些人持静观态度,“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反对立即出兵.在这篇表文里,没有重提这种争论,只是对出师原因做了适当的说明.这种说明没有反复陈说得失利弊,而是抒情言志,作者把“北定中原”看做自己“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为此,他历叙自己的身世,从“躬耕”说到“许先帝以驱驰”,又从刘备的“寄大事”说到这次北伐的决心,其间五次提到“先帝”,极力表达自己的“感激”和“忧叹”之情.这种方式既能打动君主,又有利于说服持不同意见的人.
据以上说明,可将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段)作者以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分析了当前形势,提出了1.广开言路 2.严明赏罚 3.亲贤臣远小人的主见
第二部分(6~7段)追叙三顾茅庐之事.
第三部分(8~9段)总结全文,提出要求,归结责任.
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具体地说,
第一部分是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任务、治国方针和历史经验之中,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就是希望后主刘禅能够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因此一开始就提到“先帝创业”,接着依次说先帝对贤臣的“殊遇”、“简拔”贤臣的标准和论史时的“叹息痛恨”,既表达了对先帝的崇拜、爱戴之情,又有激发刘禅效法先人的作用.
第二部分是寓情于事,在叙述作者本人身世、追随先帝创业经过和“受命以来”的工作的同时,抒发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第三部分中,“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句话辞情恳切,更足以催人泪下,是诸葛亮感恩图报心情的集中表现.
诸葛亮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刘勰曾把它跟孔融的《荐祢衡表》相提并论,说“至于文举(孔融,字文举)之荐祢衡,气扬采飞;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虽华实异旨,并一时之英也.”陆游在《书愤》中写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的《正气歌》亦云:“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感人之深,于此可见.
全文要点
分析形势――提出三条建议―――叙经历感帝恩――出师目标 ―――归结责任
作者思想感情:报先帝而忠陛下
(1)、赏罚同一标准: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广开言路);②严明赏罚;③亲贤臣,远小人( 亲贤远佞)
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
(3)、分析形势:① 不利的客观条件: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②有利的主观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4)作者志趣(无意功名、淡泊名利):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临危受命(创业艰难、患难与共的经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6)、先后汉兴衰原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7)出师目标(“大事”、政治愿望):北定中原, 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8)三顾茅庐(追随先帝驱驰原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9)表达感情: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诸葛亮生平大事年表】
建安十三年(208),先主遣亮自结于孙权,与曹军战于赤壁,大破之.
建安十六年(211),先主入蜀,亮与关羽守荆州.
建安十七年(212),先主攻刘璋,亮与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阳诸地.
建安十九年(214),先主领益州牧,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
建安二十三年(218),先主占汉中,进位汉中王.
蜀汉章武元年(221),先主称帝,以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秋七月,先主率师伐吴,亮留守成都.
章武三年(223),先主兵败后还白帝城,亮自成都到白帝,先主托孤于丞相亮.后主即位,亮遣邓芝通好吴国.
建兴三年(225)春,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十二月,亮还成都.
建兴五年(227),亮出屯汉中,上《出师表》.
建兴六年(228)春,亮出攻祁山,不克.冬,复出散关,围陈仓,粮尽退.
建兴七年(229),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克定二郡.
建兴九年(231),亮复出军祁山,始以木牛运,粮尽退军.
建兴十年(232),亮休士劝农于黄沙,作流马木牛毕,教兵讲武.
建兴十一年(233),亮使诸军运米,集于斜谷口.
建兴十二年(234)春,亮由斜谷出.秋八月,卒于渭滨.

符合传统儒家意义的忠。
在其为谋其政。
但是从一定意义上说,诸葛的不足在于没有培养足够多的后继人和能人。致使后来的蜀中无大将。事事鞠躬尽瘁,并不是一个高层领导者应该做的事情。从这点看,他的忠我认为是庸俗平凡的忠。

符合传统儒家意义的忠

他的忠是当时封建社会的一个传统观念,但是他为了自己的忠却六次出岐山,致使生灵涂炭,所以他的忠的方式错误了,他完全可以休养生息,培育人才,掌握人心,得民心者即可的天下,只要有了民心,天下自然心向于蜀,而他六出祁山,致使国力大衰,并没有什么起色,刘备肯定也不想这样,所以他的方式错了...

全部展开

他的忠是当时封建社会的一个传统观念,但是他为了自己的忠却六次出岐山,致使生灵涂炭,所以他的忠的方式错误了,他完全可以休养生息,培育人才,掌握人心,得民心者即可的天下,只要有了民心,天下自然心向于蜀,而他六出祁山,致使国力大衰,并没有什么起色,刘备肯定也不想这样,所以他的方式错了

收起

诸葛的不足在于没有培养足够多的后继人和能人。致使后来的蜀中无大将。事事鞠躬尽瘁,并不是一个高层领导者应该做的事情。从这点看,他的忠我认为是庸俗平凡的忠。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神的化身。
他殚精竭虑,死而后已,他要报答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很可惜的是他碰到的是扶不起的阿斗,他想好了以后的事,他也应该看出来阿斗是扶不起来的,但是他必须这么做,因为这是他对刘备的承诺。

殚精竭虑,死而后已,他要报答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很可惜的是他碰到的是扶不起的阿斗,他想好了以后的事,他也应该看出来阿斗是扶不起来的,但是他必须这么做,因为这是他对刘备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