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中三桩誓愿的意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8 13:09:23
《窦娥冤》中三桩誓愿的意义

《窦娥冤》中三桩誓愿的意义
《窦娥冤》中三桩誓愿的意义

《窦娥冤》中三桩誓愿的意义
首先第一桩,白练高悬于旗枪之上,在众人之上,色调是冷的,阴冷悲惨的氛围笼罩整个刑场.当监斩官大刀落下,殷红的血液喷薄而上,挂满整个白练,在众人面前飘荡,占据众人的所有视线,仿佛窦娥冤屈的血液喷射进了每个人的眼球.\x0d紧接着浮云阴悲风悬,寒暑六月白雪飞扬!整个剧达到了高潮.那就是“感天动地”.中国人信奉天人感应,认为人世间的事都会在天象上有反应.作者在舞台上上演了违背自然界时令的表演.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处季风区农业国家,季节时令导致的天气气候变化非常稳定也非常受到民众的重视.从“二十四节气歌”等谚语中可以窥见季节时令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是民众最基础的习惯.而且元杂剧的观众大都是社会底层的人民,其感亲身的直接触就更加的明显.六月飞雪,从视觉上,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唯有血练高高悬;触觉上,定是气温骤降,由酷热到寒冷;而且白雪洁净剔透,将天地之间一切的污浊尽数掩埋……在这里,白雪也是窦娥人格的一种象征和化身,纯洁无瑕,其咒怨化作白雪,飘荡在茫茫天地之间.而且这也使得窦娥的悲哀、冤情更加的泛化,成为当时广大的民众以及作者关汉卿悲惨的化身.所以在前面关汉卿才安排了那么多人事间的悲哀在窦娥一个人身上!\x0d最后一桩是亢旱三年.很多人这一誓愿不符合窦娥的性格特点,在逻辑上有冲突.但是正是逻辑上的不可能不可思议造成了反差,才造就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和冲击力.唯有其反抗的彻底,才能显现压迫的悲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敢于反抗的窦娥,对于不公的待遇,希望惩罚的愿望已经远远超过了自己本有的理智.这一誓愿也达到了“感天动地”的效果,天不下雨,土地颗粒无收,但是在时间上和表现力上,由于不是像漫天飞雪一样是瞬时的冲击,所以效果会差一点,但是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过度.而且这一点做一个承上启下,做引子的作用比较大,是下一折故事发展的直接原因.\x0d结合整个剧本看窦娥的三桩誓愿,我们可以看到这三桩誓愿是其高潮和精彩所在,也是《窦娥冤》从众多元杂剧中脱颖而出受到大众喜爱和时间的考验的主要原因之一. 补充: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亢旱,这三桩誓愿有一种净化人们思想,震撼人们灵魂的巨大艺术魅力,它冲击着观众的思想感情,使之为悲剧主人公的命运悲时同悲,欢时同欢.具有强烈的悲壮美.窦娥是一个普通的善良妇女,是元代黑暗统治逼她走上了反抗道路.她刚直、善良.官吏对她严刑逼供,打得她死去活来,但她宁死不屈,决不是用暴力可以压服的当官吏们软硬兼施要拷打蔡婆时,窦娥怕六旬蔡婆惨死在刑杖之下,才说:“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罢”.她宁肯自己承担罪名,不愿连累婆婆,表现了她心地的善良.在决定窦娥命运的关键时刻,她把生留给别人,自己却选择了死亡的道路.这本身就带有一种可歌可泣的崇高精神和悲壮气氛.当窦娥被押赴刑场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不幸,而是怕婆婆看到自己披枷戴锁赴刑场而伤心,表现了她关心别人的处境而不考虑自己安危的善良品质.这样一个善良无辜的人被杀害,使人们清楚看到美和善是如何被毁灭.鲁迅先生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作者把悲剧主人公心灵深处最美好最闪光的东西展示给观众,然后又使观众看到它的毁灭,激起了对毁灭美善者的憎恨.而窦娥临刑前发出的三桩誓愿使美与善的被毁灭时,表现出来的不是恐惧,而是更具感染力的悲壮美.窦娥虽然被杀了,但并不象西方某些悲剧那样产生一种恐惧感,使人颤栗.而是一种昂扬的、积极的,充满自信的基调.把观众带入神奇的幻想境界,表现出一种悲剧的壮烈美.\x0d窦娥的身躯虽然倒下了,窦娥的誓愿却实现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了,进入了美的境界.窦娥的反抗精神胜利了.“不是我窦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这是弱小者的抗争.这舞台效果与剧情的紧密配合,使悲剧的气氛不是悲,而是悲壮美. 补充: 此外,窦娥的三桩誓愿及其应验,又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积极浪漫主文创作的又一体现.《窦娥冤》在创作方法上“始正而末奇”.所谓始正,即它坚持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严格按照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如作品中如实地写出了元代社会的混乱和黑暗,不但写出了流氓恶棍横行,官吏贪赃枉法,创造冤狱的典型环境,塑造出窦娥既善良又敢于反抗的典型性格,这些体现在作品前半部.所谓末奇,在作品后半部分.作者运用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将戏剧推向高潮.窦娥发下三桩誓愿,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在戏曲中奇迹般地实现,就是奇,使剧情变幻奇突,生机泼泼.三桩誓愿得以实现的核心是天从人愿,天人合一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的实现,已显示出天从人愿的灵威感应:“你道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考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已法,使百姓有口难合”,这表现了元代统治已经到了天怨人怒的地步,这里,作者用理想主义方式去鞭挞现实,解决矛盾冲突.《窦娥冤》里三桩誓愿的实现,正是反映了中国古老文化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种思想产生于先秦以前,是古代人民一种神秘的浪漫主义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