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后如何重视教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2:49:13
日本战后如何重视教育

日本战后如何重视教育
日本战后如何重视教育

日本战后如何重视教育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与教育改革
摘要:战后日本教育改革参照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恢复时期着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经济高速增长和低速增长时期,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对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进行改革,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向国际化发展,强调教育的国际化.
教育能否促进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教育的普及与发达程度,而且取决于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程度.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日本政府为实现经济恢复和高速增长的目标,依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教育体制、结构、内容等进行了及时的调整改革,保证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实现.
一、经济恢复时期 —— 着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经济濒临崩溃,在战争中日本有255万人丧失了生命,国民财富遭受严重损失.物质奇缺,物价飞涨,失业剧增,日本经济进入战后恢复时期.当时急待解决的问题是:首先,不断增长的失业大军是经济恢复、社会稳定的一大压力.当时日本的劳动力人口约有3000万,而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的人口就有600万,占20%以上;其次,长期战争经济把日本逐步推向“战时体制”,即军需生产部门恶性膨胀,民需生产日益缩小,民用机械设备闲置、废弃,致使民用物品奇缺.为此,发展民用工业已成当务之急,所以需要一批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民用工业劳动力成为当时日本面临的重大问题.
面对经济恢复时期急待解决的问题,日本政府否定了战前的“强兵路线”,致力于“富国富民”.当政者认识到“国家的真正财富是由全体国民的教育程度决定的”.日本教育家也指出“要使日本复兴,除教育以外别无它途,我们由于战争而使国家荒芜,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留给子孙后代,可是至少希望他们受到卓越的教育”.为此,确定战后初期教育发展的重心是进一步普及教育和提高教育水平.
1947年《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制定,标志日本历史上第二次教育改革的开始(第一次教育改革开始于明治维新时期的1872年).这两部法阐明了新的教育的基本思想是“必须要在尊重个人尊严,培养出渴望真理与和平的人民的同时,彻底普及以创造普遍的并又丰富个性的文化为目的的教育”新的学校教育法规定,在原来义务教育的六年制小学上面建立学制为三年的初级中学.这九年的教育是义务的.这意味着保证整个国民的普遍教育水准最低达到九年.战后初期的日本战败的凄凉和阴影笼罩全国,但学校校园里却依然是“晴朗的天空”.当时,在国家财政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却将义务教育延长至九年,可见政府对教育的重视.
与此同时,为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日本政府这一时期开始探索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对高中和大学的教学体制和教学内容也进行了改革.例如:从1948年开始实行新的高级中学制度,新制高中包括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课程设置和授课形式也灵活多样;从1949年起,开始全面实行新制大学制度,新制大学采取重新组合的方式,将278所国立大学、高等学校及专科学校合并成69所新制国立大学,使大学体系单一化.
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对中等和高等教育的改革
5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初期,是战后日本经济的转折期,即进入高速增长时期.这期间日本经济年增长率为9. 8,远远高于任何一个西方发达国家,高速的增长使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于1967年超过了英国和法国,于1968年超过了西德,占据了资本主义世界中的第二把交椅.
经济增长时期,日本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引进和推广新技术,发展重化工业和新兴工业,对老工业进行技术改造,实现工业结构和企业经营的现代化.其中心内容是引进和推广新技术.
经济增长时期的主要任务,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时期,日本政府的做法是:把教育计划纳入经济计划,通过预测经济增长时期内所需人才的数量和规格,为教育提出发展方向和明确任务,继而进行教育改革.例如,对日本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起过重要指导性作用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1一1970) , 就是实施这种做法的典范.该计划认为:“考虑到科学技术的急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特别是预测今后的劳动力的演变,必须把教育、训练、研究等人的能力开发问题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加以提出.”基于此,经济审议会对目标年度(1970),各产业部门就业人数的变化作了推算,并根据推算提出在倍增计划期间将缺乏毕业于理工科大学的科技人员17 万名,工业高中程度的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 员44万名.为此,日本实际上于50年代中后期开始了第三次教育改革的实践活动.这次改革实践着重对中等和高等教育进行改革,即把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各级技术人才的培养上.采取以下措施:
(一)中等教育改革
过去中等教育只偏重普通教育,而忽视职业教育.50年代中后期,由于大力引进技术,开展技术革新,对劳动力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且由于新兴产业的出现,使社会分工日益复杂化,对人才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广泛多样.因此,产业界迫切要求对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进行改革,培养与现代化生产发展相适应的多方面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改革首先从数量上加强职业教育,把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学生数的比例由6: 4调整为5: 5.为此,1958一1959年,工业高中增招了10000名学生;1961一1967年,增招了85000名学生.其次,改革课程内容,强调职业教育的多样化,为此增设了一些急需而过去又没有开设的学科.通过改革,在整个60年代大约有700万高中毕业生到各产业部门去工作,为实现“经济高速增长”政策的实施作出了贡献.
(二)高等教育改革
1.改革高等教育结构
战后初期,高等教育结构是单一的,只有四年制大学.1962年起创设了招收初中毕业生的高等专门学校.高等专门学校在整个60年代培养了大量企业所需要的中等技术人员,据统计1965一1970年5年间就业于各部门的中级技术人员就有19万人之多.不仅如此,在50年代还开设了短期大学,这种学校具有规模小、学习年限较短、专业设置灵活等特点,能更好地为不断变化的地方社会经济服务.这两类高等职教机构打破了战前高等教育结构单一化的倾向,培养了一大批多规格的高等专门人才.
2.增设大学,增加招生名额,扩大办学规模
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文部省决定从1962年起,放宽大学设置标准,简化审批手续,使这一时期大学的数量有所增加,由245所增到382所.另外,许多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纷纷增设新的学部或学科,扩大招生名额,使学校规模越来越大.仅就学生数量超过万人的巨型私立大学来看,1966年为13所,但在1966一1970年的5年里就增加了一倍,达到26所,加上两所国立大学,共计28所.
3.重视理工教育,加速培养科技人才
日本高等教育在战后发展中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重文法轻理工.为使教育跟上经济的发展步伐,1953年8月日本政府就公布了“理科教育振兴法”,1957年日本政府又首次将理科教育政策和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并根据计划预测到1962年约需理工科毕业生27500人,于是决定1957年起实施扩招理工科学生8000名的计划.196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又预测在计划期间内约缺少170000名科技人员.据此,文部省决定自1961年起,在三至九年内每年增招理工科学生16000人,后又扩大为至1964年每年增招20000人.这一计划提前一年完成,理工科毕业生的比率上升为大学毕业生总数的30.5 % .1965年,理工科新生入学率为45 .3%,1970年增加至62 . 3%.
三、经济低速增长时期—对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再次改革
由1973年10月第四次阿以战争引发的“石油危机”,使日本经济遭受重创,加之1971年以来美元不断贬值,日元大幅度升值,致使日本的出口受挫,经济陷入前所未有的萧条.1974年成为日本战后第一个负增长年,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结束了,日本开始进入调整和改造的低速增长时期.
面对当时的国内外形势,迫使日本在70年代中期重新调整其经济发展战略,其核心是“科技立国”,即要把独创的科学技术视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关键所在.为此,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第一,调整产业结构,由重化学工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结构转化.第二,能源向多样化、省能化方向发展,加快石油替代能源的开发.降低能源消耗,增加石油储备.
基于“科技立国”战略的确立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今后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并以培养独创性、创新性的科技人才为方向.为此,70年代开始的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重点仍放在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但改革的形式和内容与以往不同,对中等教育强调职业教育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对高等教育强调灵活性、多样性和综合性.
(一)高中职业教育改革
为使高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文部省在1973年成立了“职业教育改革委员会”,探索高中职业教育改革,于1977年1月发表了《关于改革高中职业教育问题》的咨询报告,修改了职业教育多样化的方针,突出了基础和基本知识的教育.要求各类高中的一年级都学习共同的普通基础课,到二、三年级再分专业,同时实施课程设置综合化,削减专业学科,使专业学科由1970年的50种减到34种,并将原来的314种课程改编为138种.所以,高中的职业教育由多样化、过细化,变得基础化、综合化.
(二)高等教育改革
这一时期对高等教育改革的中心课题是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转化,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研究的作用,为社会培养出数量多、质量好的人才.1976年,日本文部省制定并公布了《高等教育整顿规则》,提出实现高等教育结构的灵活性、多样性、综合性,将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心由数量的扩大转移到质量的提高上来.为此,改革原有的旧体制:
1.实行高等教育结构的灵活性、多样性.战后初期,高等教育结构是单一的,只有四年制大学.60年代,创立高等专门学校制度,正式承认短期大学的地位.为进一步实现高等教育结构灵活性和多样性,此时期最典型的是1976年在“各种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修学校.这类学校是以培养对职业和实际生活所必需的能力,或谋求提高教养程度为目的的,是一种进行继续教育的高等学校.1983年4月又成立了广播电视大学,以后又出现了夜大学、函授教育等.使高等教育结构向灵活性和多样性转变,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培养多种人才.
2.实现课程内容的综合化.随着日本国民经济向“知识密集型”转换步伐的加快,它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够“懂得整个工业生产的科学基础,而且其中每一个人从头到尾地实际经历过整整一系列生产部门”.这种要求反映在大学的课程内容上,就是要实现大学学科专业结构的综合化.为此,日本各大学开始了学科专业结构综合化的改革.其典型代表是1973年以东京教育大学的搬迁为契机而建立的筑波大学.筑波大学的教育组织分为学群、学类和专攻领域,学生在学群所设的某一学类中学习.用学群、学类取代了日本大学传统的学部、学科,以利于有关学科和专业间的相互交流与协作,是典型的综合化机构.筑波大学的发展思路,适应了70年代后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变,筑波大学成了英才云集之地,集中了日本近一半以上的科技人员,形成了高度现代化的教育、科研、生产一条龙体系,成了享誉全球的“智慧之城”.以筑波大学为先导,日本的高等教育在设置上有了很大变化,如1976年创设的长冈技术科学大学和风桥技术科学大学,它们的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对新技术有适应能力的技术指导者.另一种新型大学就是新建的兵库、上越、鸣门几所教育大学,它们是基于社会发展对教员素质的高要求而设置的专门教育机构.这些新型学校也都实行跨学科教学或综合性的教学.
四、经济向国际化发展时期 — 强调教育的国际化
8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化浪潮席卷日本,而经济国际化尤其引人注目,表现在:第一,对外贸易的发展.战后日本以贸易作为立国之本,充分利用了战后世界贸易发展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尤其是80年代中后期发展更快.到1993年度日本的进口总额达6103.71亿美元,仅次于德国和美国,1993年日本贸易顺差达1219.93亿美元,创历史最高记录.第二,企业国际化和对外直接投资.从8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的多数企业都已走向跨国公司发展阶段,少数企业已开始进入“全球化企业”阶段.日本企业活动的日益国际化、全球化,使它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也在不断提高和扩大.第三,金融的自由化与国际化.表现在日元国际化得到迅速发展,1985年日元超过英镑等老牌国际货币,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储备货币.
80年代中期以后也是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的深化阶段,面对经济国际化的新特点,把教育改革的重点放在实现教育的国际化.临时教育审议会在1985年6月的第一次咨询报告中提出,为了“迎接国际化时代,从国际化观点出发进行教育改革,乃是关系着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课题”.所谓教育国际化,就是把教育置于世界之中,把教育同整个国际社会联系起来,克服固步自封的观念,扩大教育的开放程度.从这一观点出发,教育的国际化首先要开展教育的国际交流,它包括两个方面,即教育思想、观点的交流和人员的交流.
在教育思想、观点交流方面,日本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发展国际学术交流.例如根据政府间的协定开展共同研究;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合作研究;据点大学方式的交流;积极举行各种国际学术会议.
在人员交流方面主要是大学里专家学者的交流和留学生的交流.“为了适应国际化的时代,要提高教育机构尤其是大学的教育研究水平,向世界开放”.80年代中期以后,大学聘用外籍教授的现象已比较普遍,并有与之相配套的制度.例如日本文部省制定的海外研究员派遣制度、招聘外国教师制度、招聘外国研究员制度、外国人特别研究制度.到90年代初,日本每年向海外派遣的大学科研人员约4000人左右,接收外国科研人员约2500人左右.在留学生交流方面,日本文部省于1984年6月发布了以“面向21世纪的留学生政策的发展”为题的报告,报告基于对21世纪的展望,提出了到21世纪初使留学生数量增加到10万人的目标.各大学按这一计划制定本校的留学生接纳计划.同时,日本还积极向世界各国派遣留学生.1987年日本共派出5.7万名留学生.1989年以留学研究、学习技术为目的的出国的日本人达11.3万人左右.通过思想、观点和人员的交流,大大加速了日本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综上所述,日本政府在战后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不断调整教育结构,充实教育内容,从而增强教育对经济结构变化的适应能力,从数量上和质量上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增长依靠教育培养人才,所以教育改革必须参照经济发展的需要,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