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中有哪些中国元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9 13:27:22
功夫熊猫中有哪些中国元素

功夫熊猫中有哪些中国元素
功夫熊猫中有哪些中国元素

功夫熊猫中有哪些中国元素
中国式的哲理.
  片中的一些台词深入浅出,折射出智慧的光芒和哲理色彩.尤其是睿智的乌龟大师,它说的很多话都耐人寻味.在桃花树下,乌龟大师对浣熊师傅说:“我不能强迫这颗桃树何时开花,何时结果,我只能等它成熟.”好象在告诉我们,万事自有其自然成长周期,我们不能改变其本质,却可经过精心、耐心的栽培和呵护,使其变得更加优质,切勿“揠苗助长”,颇有欲速则不达的哲理意味.而它的那句“你的思想就如同水,当水波摇曳时,很难看清,不过当它平静下来,答案就清澈见底了”,展现了中国人追求“气定神宁、海纳百川”的精神境界.乌龟大师还说:“昨天是历史,明天是还是个谜,只有今天才是天赐的礼物”,强调了当下现实的重要性,只有抓住今天,才能看清历史,预见未来.
  另外,浣熊师傅在影片结尾时说的那些话也颇具意蕴:“你就是神龙勇士,你给这个山谷带来了平和”,“我还没有死,我只是在享受平和”,这道出了中国功夫的真谛——它的最高境界不是武功的高深、克敌制胜,也不是称霸和平谷,而是平和,即最为平静和谐的状态,而这也是中国人及中国社会追求的最佳状态,被制片人准确地把握到了.
  阻挡阿宝梦想的鹅爸爸也说出了平凡的“真理”:“我私家汤的绝密食材,就是什么都没有,想让一件东西特别,你只要相信那是特别的就够了”, 你要做的就是相信,完全相信.我觉得这也是对片中神龙秘卷缘何空白的解释,世界上最强的武功秘笈是自信,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潜能无限.
  这些台词在撰写上都运用了中国式的表达方式,含蓄、深沉、深刻.
  三、 我们应该从《功夫熊猫》中学会什么?
  《功夫熊猫》满载着中国元素和中国文化走遍了世界,也正是影片蕴含的浓浓的、意蕴深刻的中国味儿让其能够迅速走红,而从另一角度说它也充当了传播中国元素及文化的使者的角色.由上文分析可知,影片中展现的中国元素无一不是我们司空见惯的,表达的中国文化更是每个中国人耳熟能详,但为什么这些本属于我们的东西被贴上了好莱坞的标签,并由他们成功地传向了世界,还因此赢得了满堂喝彩?为何中国早就打出了要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展现给世界的大旗,最终却让美国人捷足先登,将其利用,并赚得了大把钞票?《功夫熊猫》成功了,而我们,应该从中学会什么呢?
  观看《功夫熊猫》时,相信许多观众都有这种错觉——影片好象是由中国人拍摄的.因为电影中的中国元素展现和中国文化阐释让人感觉是那样的自然而然,难见模仿、借用的痕迹,不能不称其为高水平.可见,看似与中国无丝毫瓜葛的美国制片组也应该是下了一番“真功夫”的.据了解,《功夫熊猫》导演本人是个中国迷,研究中国文化长达数十年,而这部影片的制作也花了长达5年之久,在这5年期间,他们曾亲自来中国生活,亲自到丽江、桂林等地区居住采景,并观看了大量中国七八十年代的香港武侠片等等,足见他们台下的“十年功”.这些准备和努力反映的是什么呢?——好莱坞电影人制作电影的严谨态度和科学方法(实地考察而非闭门造车式).比起他们,中国的一些导演拍摄和制作电影似乎“速成”得多,据我了解,我国的大片制作一般至多两年,也本着宣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拿来现成的名著或曾经较为有影响力的剧本,诸如《雷雨》之类,将原来的主题思想照搬照用,无需进行思想的创新和文化方面的准备工作,只是让事件换个朝代发生,再换批演员,一部国产“大片”由此诞生.与好莱坞制作大片所花费的功夫相比,这些“大片”似乎草率了些,有句话说得好“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因此我认为好莱坞导演制作大片的严谨态度,是我们首先要学习的.
  另外,好莱坞电影的素材是来源于各国文化的,如电影《木乃伊》是来自埃及文化,迪斯尼出品的《小美人鱼》、《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改编自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寻找理查》《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则是改编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这些影片都大获成功,究其原因,其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对这些国家以及中国文化内涵的处理上.以《功夫熊猫》为例,影片表层展现的是中国功夫和异域风情,其内核里包含着“勇气与责任”的励志主题,熊猫阿宝的成长,可以见于任何一个国家的青年身上,这种情感和追求具有普世价值,有了这个思想基础,电影能够引起不同国度、文化、年龄的人们心灵共鸣便不足为奇.可以说,影片中所表达的中国文化几乎都被这样处理得“与世界接轨”,而这样具有普世价值的中国文化我们还没有让世界知道,而美国人却将其一部分发掘出来了.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曾对此问题发表过看法,他说:“尽管我们拥有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却难以有效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产业化,使之成为走向世界的文化商品.”“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期待和看法,我们了解多少?只要把我们与国外的契合点挖掘出来,我国的文化产业是大有可为的.”这正是问题所在,其实“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的电影也不是没有借用过传统文化,且事实是大多都在翻拍、都在借鉴,甚至我们还曾借用过西方的剧本,拍出了一部“中国版的《哈姆雷特》”.然而,这些电影在我们看来似乎只是将原著原有的思想简单地复制粘贴,重复劳动,让观众感觉只是看了个热闹,而无从回味,因为对于影片的一些情节及其表现出来的思想,观众大多已烂熟于心,导演们并未从那些精髓思想中挖掘出新的,能够与现实、与世界紧密联系的主题.那样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留传至今,其本身必然也在发展着,因此,正像《功夫熊猫》里所阐释的那样,我们需要做的是关注其对“今天的价值”.
  《功夫熊猫》在国内上映后,引发了不少争议.有人认为它代表着美国的文化侵略,威胁了我国的文化安全.但我认为,好莱坞成功地将代表中国形象的符号传播给了世界,这个结果是无可非议的.因此,批判也好,抵制也罢,归于平静后,我们最应该做的还是反思反思再反思,学习学习再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