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雄故事、2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2 20:30:05
抗战英雄故事、200字

抗战英雄故事、200字
抗战英雄故事、200字

抗战英雄故事、200字
狼牙山五壮士
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某部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马宝玉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他们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郝梦龄(1898—1937), 字锡九,河北藁城县人。青年时投身行伍,后入保定军官学校学习。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2师师长,抗战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9军军长。
1937年 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郝梦龄请缨北上抗日,并偷偷给家人留下遗言:“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牺牲。万一阵亡,你等要听母亲的调教,孝顺汝祖母老大人。至于你等上学,我个人是没有钱。将来国家战胜,你等可进遗族学校”。郝梦龄到达...

全部展开

郝梦龄(1898—1937), 字锡九,河北藁城县人。青年时投身行伍,后入保定军官学校学习。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2师师长,抗战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9军军长。
1937年 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郝梦龄请缨北上抗日,并偷偷给家人留下遗言:“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牺牲。万一阵亡,你等要听母亲的调教,孝顺汝祖母老大人。至于你等上学,我个人是没有钱。将来国家战胜,你等可进遗族学校”。郝梦龄到达石家庄后,指挥第9军和晋绥军第19军、第35五军、第61军坚守忻口以北龙王堂、南怀化、大白水、南峪线的主阵地。战前,他鼓励官兵说:“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如再退却,到黄河边,兵即无存,哪有官长。此谓我死国活,我活国死。” 10月11日,日军指挥官板垣征四郎指挥日本第5师团,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倾全力向忻口阵地发起猛攻。面对强敌,郝梦龄毫无惧色,亲临第一线指挥第9军在日军飞机、大炮轰炸时掩蔽起来,日军炮火一停,冲上阵地用步兵武器狠狠打击日军,多次与日军展开了白刃肉搏,战况之惨烈,双方损失惨重。10月12日,南怀化主阵地被日军攻破,第9军与日军在忻口两北、南怀化东北的 204高地上展开激烈的拉锯战,一昼夜竟易手13次之多,终于占领了204高地,第9军损失惨重。为了坚守阵地,郝梦龄对阵地上的将士说:“先前我们一团人守这个阵地,现在只剩下一连人还是守这个阵地,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这个阵地。我们一天不死,抗日的责任一天就不算完。出发之前,我已在家中写下遗嘱,打不败日军决不生还。现在我同你们一起坚守这块阵地,决不先退。我若是先退,一你们不管是谁,都可以枪毙我!你们不管是谁,只要后退一步,我立即枪毙他。”10月15日夜,总司令卫立煌给郝梦龄增派了7个旅,并命令他分三路夹击日军。16日凌晨,郝梦龄率部队对日军阵地发起了攻击,枪炮声如雷,喊杀声震天,日军节节败退。第9军乘胜追击日军,混战中,郝梦龄不幸被日军机枪子弹打中,壮烈牺牲。

收起

周处杀蛟用的是匕首,可是这人当年却是赤手空拳毙死虎,不是武松却似武松,冯玉祥书赠“打虎将军”。但历史铭记他的英名,还是“大刀将军赵登禹”———1933年长城抗日,亲率"大刀敢死队",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国难当头,义无反顾,狭路相逢勇者胜!
就此,平型关大捷打扫战场时,人们看见八路军115师连长曾贤生,一手紧握刺刀,一手捂着小腹,虽已气绝身亡,却仍不倒屹立。
就此,新四...

全部展开

周处杀蛟用的是匕首,可是这人当年却是赤手空拳毙死虎,不是武松却似武松,冯玉祥书赠“打虎将军”。但历史铭记他的英名,还是“大刀将军赵登禹”———1933年长城抗日,亲率"大刀敢死队",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国难当头,义无反顾,狭路相逢勇者胜!
就此,平型关大捷打扫战场时,人们看见八路军115师连长曾贤生,一手紧握刺刀,一手捂着小腹,虽已气绝身亡,却仍不倒屹立。
就此,新四军第16旅政委廖海涛,率部直袭南京麒麟门,再攻雨花台、中华门,震撼敌军。
就此,1944年桂林保卫战之后,日军战报哀叹:“漓江之水为敌我两军之血染之为赤,此役为所历之最惨烈,并非在于规模,而在于敌军之勇猛。”
就此,1938年5月,当时装备落后的中国空军,却冒死派出两架飞机,径直飞入日本领空,在长崎诸岛成功投下了14万份《告日本人民书》,打了一场漂亮的心理战。
当年抗日英雄之勇,还不光表现在战场上。
古有关羽刮骨疗伤,抗日中,晋察冀军区独立4团副团长田同春,为杀敌不让截肢,也硬是裸着臂膀,让白求恩一刀一刀地刮去长蛆腐肉。
古有神农亲尝百草,抗日中,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副部长杜伯华,为自制紧缺药物,也总是亲自试服,终至因此中毒,在新婚前一天倒下。
还有1935年冬,为着当局的不抵抗,爱国志士续范亭在南京中山陵前,用匕首剖腹明志……
勇哉,英雄。
[编辑本段]大智
有勇,还得有谋。
正所谓“用兵之道,智居首,勇力其次。”而《墨子》有言:志不强者智不达。
八年抗日,中国人民正是以民族之志气,激发出无穷智力,创出全世界战争史上极为罕见的正面、敌后“双战场”奇观,让日寇身陷人民战争之汪洋大海,这本身就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
奇观连连的战场,英雄辈出的年代……
青蛙也能打鬼子,信吗?
在八路军太岳军区,38团团长蔡爱卿就这么干过。
为了让炮楼鬼子昼夜不宁,他领着战士下田抓了一大堆青蛙,绝的是在每只青蛙嘴里塞花椒,送到炮楼下,呱呱叫得那个欢。
也就在他游击的沁源,光是地雷战,就有“子母雷”、在河里埋的“水雷”、在树上挂的“半空雷”,还有家中箱柜坛坛罐罐内的“看家雷”……炸得敌人魂飞魄散。
1945年《解放日报》社论称:“模范的沁源,是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
而在冀中军区交河大队长黄立荣那儿,什么“张嘴等食”、“卡头战”,什么“羊拉屎”,打的就是诱敌深入、伏击杀敌。
而在抗日名将傅作义那儿,1933年长城抗日的近战、夜战、白刃战,1936年绥远抗日的奇袭战,1939年绥西抗日的阻击战、偷袭战,用兵真如神。
还有如当年曹操官渡之战,张自忠将军派出奇兵夜袭敌巢,一举“襄东大捷”。
还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孙立人将军,远征缅甸,面对曾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日军18师团,以敌常用之“快速切入、两翼冲击”战术反制对手,打得倭寇师团长连连哀叹。
还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彭德怀、左权,百团大战,5000里旷野上百余团兵力协同动作如一人,令敌惊呼“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骄傲自负的美国将军麦克阿瑟也盛赞为“天才的指挥官打出的天才的战役!”
……
这当然不是巧合———
1940年云岭抗敌,新四军军长叶挺,凭着地利设伏,仅以200兵力,击退日军3000。
1938年临汾作战,八路军总司令朱德,靠着灵活机动,也以200兵力,吸引日军3天。
如此敢于险中取胜,一个是为保根据地民众安全,一个是为保数十万军民转移。
正是胸怀家国的“大志”,激发出他们超群绝伦的“大智”。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编辑本段]大义

在抗日英雄中,还有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这一群———
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八路军主力转移而英勇跳崖;“八女投江”,为掩护抗联大部队突围而壮烈牺牲;杨靖宇,忍饥受冻孤身战斗至死,当敌人剖开他的胃,里面全是树皮草根与棉絮;赵一曼,鞭打竹签昼夜提审逾月,当严刑拷打得连敌人都战栗了,始终坚口不吐一字……
是什么,让他们如此视死如归;是什么,让他们这般宁死不屈?
是义,舍生而取义,“宁以义死,不苟幸生。”
这义,就是国家民族之“大义”。“义之所在,必亟为之。”所以哪怕再难,八路军山东军区守崮英雄连93人,“每人每天只喝两茶缸水”(1944年1月17日《解放日报》),仍然在炸弹炮弹瓦斯弹下坚守半月;所以哪怕再痛,“右臂摔断了……满脸淌汗……内衣被鲜血染红湿透”,周恩来却仍“伏案用左手拿笔批改文件”(柯棣华语);所以哪怕再累,我胶东区行政公署主任王文积劳成疾,仍鞠躬尽瘁在岗而殁;所以哪怕再饿,马本斋的老母亲面对敌人的威逼,硬就是绝食7天活活饿死,也不愿写信劝子赶快投降……
“义之所在,天下赴之。”于是,便有了张学良、杨虎城的“西安事变”,以民族大义为重,不惜“犯上”;有了“剿共先锋”卫立煌,抗日中批拨百万枪弹给八路军,百团大战主动出兵配合,终至被当局革去上将军衔而不悔。于是,便有了东江纵队交通情报员李淑桓“一家八口上前线”,有了新四军六支队“谢家兄弟三烈士”牺牲后,谢家老母转告彭雪枫:四个孙子长大了,再上战场打日寇……
“义之所在,不顾其利。”记得吗,三五九旅南泥湾,当初最大的困难,其实不在于没房没粮没工具,而是英雄部队统一思想服从大局;知道吗,东北抗联赵尚志,第一次被“左”倾“开除党籍”之后,他更名投军继续抗日,虽是当一名马夫,但“只要抗日,做什么都行”,而当第二次因奸细挑拨被“永远开除”党籍之后,他依然一腔热血,“死也要死在东北战场”……
义,是一种英雄气节———抗日名将吉鸿昌怒斥洋奴,胸挂木牌“中国人”,昂然上美国街头。
义,是一股英雄精神———八百壮士谢晋元死守四行,孤军升起一面旗,昼夜飘扬在“孤岛”。
“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是为英雄。
[编辑本段]大仁
英雄,当然也是有感情的。《礼记》曰:“仁者,义之本也。”所谓“仁者,爱人”,英雄大爱。
一起假装开店侦察敌情,又一起被日本宪兵队抓捕入狱同屋受刑……为了“永不消逝的电波”,地下党员李白和裘慧英,生死与共、伉俪情深;卢沟桥血战前夕,决心死战的佟麟阁,百忙之中不忘取下贴身项链,托人转交爱妻———英雄,也有爱情。
惊闻虎将叶成焕牺牲,当初不打麻醉就开刀的铮铮铁汉刘伯承,也不禁直扑担架抱躯大恸;亲睹将士在残酷肉搏中一批批倒下,身为集团军总司令的上将张自忠,也不禁潸然泪下,“为历百战中惟一之惨泪”———英雄,也会痛哭。
战死沙场了,临终前,赵登禹念念不忘,“我死没什么,只是老母年事已高,受不了惊慌。回去告诉她老人家,忠孝不能两全……”;英勇就义了,遗书上,赵一曼句句深情,“宁儿呵: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英雄,也念亲情。
虽肚裂肠出,又被日寇狠踹一脚,奄奄一息的赵尚志仍怒目圆睁斥敌寇:“混……蛋”;抗日还没打响,却有日寇恐吓劝降,马占山勃然大怒拍案起:“妈个巴子,想要黑龙江,拿血来换!”———英雄,也会“骂娘”。
山本队长气急败坏写来恐吓信:“有你马本斋就没有我山本;有我山本就没有你马本斋……”马本斋针锋相对回敬绕口令:“有你山本就没我马本斋;有我马本斋,就没你山本……”———英雄,也懂幽默。
还有元帅聂荣臻,硝烟中救出日本孤儿抚养,仁者大爱。
西汉贾谊的《过秦论》一文总结秦亡教训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持久抗日之所以最后胜利,又何尝不是因了这些“仁义英雄”,这些“仁义之师”呢……
智者无忧,勇者无惧,仁者无敌,义者无顾。
更何况,我们的抗日英雄,是大智大勇、大仁大义。
这“大”,正源于他们身上所共有的那一份民族气节与家国精神,那一份不屈之志。
时穷节乃现,英雄浩气长存天地间。
战后许久了,当年划开杨靖宇胃部的岸谷隆一郎,终于还是忍受不了英雄烈举的震撼,内心不堪折磨,直至剖腹自杀。
他在遗书中忏悔:“中国拥有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国。”
把敌人都震服了,这就是我们的抗日英雄啊!
他们,与天地齐,万世景仰。

收起

刘伯承(1892-1986)

中国革命家、军事家,军事理论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1892年12月4日出生于四川省开县赵家场。家境贫寒,自幼发愤苦读,学习成绩优异。在革命潮流的影响下,青年时代即萌发了富国强兵、拯民于水火的思想。1911年,参加了响应辛亥革命的学生军。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翌年参加四川讨袁(世凯)军...

全部展开

刘伯承(1892-1986)

中国革命家、军事家,军事理论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1892年12月4日出生于四川省开县赵家场。家境贫寒,自幼发愤苦读,学习成绩优异。在革命潮流的影响下,青年时代即萌发了富国强兵、拯民于水火的思想。1911年,参加了响应辛亥革命的学生军。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翌年参加四川讨袁(世凯)军。1914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护国、护法等战争中,历任连长、旅参谋长、团长。1916年3月在攻克丰都县城的作战中右眼中弹致残。1923年在讨伐北洋军阀吴佩孚的战争中任东路讨贼军第一路指挥官。足智多谋,骁勇善战,被誉为川中名将。同年秋,结识了共产主义者杨暗公、吴玉章等。1924年起,随吴玉章到上海、北京、广州等地考察,在深入研究中国社会实际的过程中,经过认真探索,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逐步实现了从爱国的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重庆地方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委员。同年12月,与朱德、杨暗公等发动泸州、顺庆(今南充)起义,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率起义部队与四川军阀作战,策应北伐战争,实现了中共中央关于抑止川军东下威胁武汉的战略目的。1927年春,被武汉国民政府任命为暂编第十五军军长。在大革命失败的严重时刻,与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
1927年冬赴苏联,先入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学习,后入优龙芝军事学院深造。在此期间,在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对军事问题补充报告》,并提出了《南昌暴动始末记》的专门报告。1930年夏回国,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长江局军委书记。12月到上海,协助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处理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1931年奉命赴中央革命根据地。1932年1月,任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10月,任军委总参谋长,协助朱德、周恩来指挥作战,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因反对军事指挥上的教条主义,被错误地撤销总参谋长职务,任第五军团参谋长。长征中,于1934年底重新担任红军总参谋长,并兼任中央纵队司令员,指挥先遣部队强渡乌江,智取遵义。1935年1月,参加了遵义会议,在这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坚决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协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河。亲率干部团抢占皎平渡口,保证了部队顺利北渡金沙江。5月,任先遣队司令,与政治委员聂荣臻率部为全军开路。在进入大凉山时,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与彝族部落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使部队顺利通过彝族聚居区。接着,率红一师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会合后,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与朱德一起同张国焘分裂党的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1937年9月底,率部挺进山西,以太行山为依托,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组织所部进行的夜袭阳明堡、设伏七亘村等著名战斗,痛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1938年起,与政治委员邓小平、副师长徐向前等组织指挥了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以及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冀南反十一路“扫荡”等战役战斗,创建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1940年,领导根据地军民,在日伪军控制的交通线上广泛开展破袭战。8月,指挥部队参加著名的百团大战,组织实施正太、榆(社)辽(县)战役,给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在日伪军加紧推行“囚笼政策”,分割和封锁抗日根据地的严重形势下,坚决执行主力地方化的方针,积极组织正规军、游击队和民兵相结合的游击集团,并组建大量武装工作队,实行“敌进我进”,向敌占区、交通线广泛出击,粉碎了日伪军频繁的“蚕食”和残酷的“扫荡”。同时多次反击了国民党反共顽固派对根据地的进犯。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与邓小平等领导根据地军民实行生产自给,减租减息,精兵简政,使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发展。1943年9月赴延安参加整风运动。1945年出席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返回晋冀鲁豫根据地,领导全区军民举行对日本侵略军的大反攻。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中原军区、第二野战军司令员。1945年9月起,与政治委员邓小平率领所部反击向解放区进攻的国民党军,指挥上党战役,一举全歼阎锡山部十三个师;接着,又挥师东向,发起邯郸战役,歼敌两个军大部,争取了一个军起义。上党、邯郸战役的胜利,创造了组织大兵团作战和从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的成功经验,粉碎了国民党军控制晋东南要地和打通平汉铁路的企图,巩固了华北解放区,掩护了我军在东北的战略展开,同时有力地配合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在重庆同蒋介石的和平谈判,对迫使蒋介石同意签订“双十协定”、“停战协定”,起了重要作用。1946年6月,蒋介石焊然发动全面内战。与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以大踏步进退的运动战,十个月内连续组织了陇海、定陶、巨野、鄄南、滑县、巨(野)金(乡)鱼(台)和豫北等战役,歼灭和钳制了大量敌军,解放了大片地区,与其战场互相配合挫败了国民党军的战略进攻。
1947年6月底,根据党中央关于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重大决策,与邓小平率十万大军强渡黄河,挺进中原,实施中央突破,首先发起鲁西南战役,连续歼敌九个半旅,巧妙地调动和迷惑了敌人。随后疾速挥师南下,千里跃进大别山,深入敌腹心地区,威逼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在远离根据地、无后方作战的困难条件下,依靠群众,立足生根,多次打破敌人重兵围攻。同年9月起,与出击陇海线的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挺进豫西的陈谢兵团密切协同,在江淮河汉之间大量歼灭敌人。经过十个多月的艰苦作战,扩大了中原解放区,迫使国民党军陷于被动防御地位,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48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决定,与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统一指挥华东、中原部队进行规模巨大的淮海战役,同徐淮地区的国民党军主力进行战略决战,取得了歼敌五十五万余人的重大胜利。
1949年4月,参与指挥渡江战役,并直接指挥第二野战军直出浙赣线,解放了皖南、浙西、赣东北、闽北广大地区。南京解放后,兼任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市长。同年冬,与邓小平一起指挥第二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贺龙指挥的第一野战军一部配合下进行了西南战役,出色地执行了中央提出的远距离迂回包围的作战方针,拊敌侧背,断敌逃路,大量歼敌;同时通过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促成大批国民党上层军政人员率部起义和投诚,在较短的时间内解放了四川、云南、贵州、西康四省。1950年1月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领导军民肃清匪患,恢复经济,筹划和平解放西藏的工作,为解放西南地区、巩固西南边疆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0年底,任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后又兼任政治委员。1954年起先后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1957年9月调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1959年后负责军委战略小组工作。一贯主张“治军必先治校”,在军事院校工作中坚持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指导教学和学术研究,在继承和发扬人民解放军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学习外国军队的先进经验。组织了大规模的教材编写和翻译工作,亲自撰写、审定和翻译了一批军政教材。重视汲取各国现代军事科学成果,是最早把教育训练提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战略的地位的领导人之一。在继承和发扬解放军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外军先进经验,为建立各军兵种指挥院校,培养中高级干部,推进现代化、中规划革命军队的建设做出巨大努力。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博采古今中外军事理论的精华,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在用兵作战中讲究实事求是,敌变我变,并将唯物辩证法引入军事指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辩证法。同时,对于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和司令部工作以及部队的教育训练等均有丰富的论述,其军事著作收入《刘伯承军事文选》出版。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至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二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66年起任中共中央军事副主席。1982年后,由于年龄和健康原因辞去党政军领导职务,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
智勇双全威震诸侯 国事为重知错能改
——爱国名将廉颇的故事
所向披靡 卫国安民
——西汉大将军卫青的故事
出击匈奴 威震漠北
——西汉爱国名将霍去病的故事
献身边陲的一代名将
——西汉后将军赵充国的故事
中流击楫 奔赴国难
——志在统一的爱国名将祖逖
历经三代 忠心不改
——岭南巾帼英雄冼夫人的故事
忠勇爱国 力挽狂澜
——唐代爱国名将郭子仪的故事
出奇制胜 以少胜众
——平定“安史之乱”的主将李光弼
杨门虎将 忠烈雁门
——北宋爱国名将杨业的故事
子承父志 再振雄风
——抗辽大将杨延昭的故事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抗金名将宗泽的故事
抗金义重泰山 富贵轻如鸿毛
——宋代抗金英雄李纲的故事
建炎第一功终属
——抗金名将韩世忠的故事
顺昌城的旗帜
——抗金名将刘铕的故事
精忠园的诉说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故事
丹心永存正气浩然
——抗元英雄文天祥的故事
力挽狂澜保卫北京
——明朝爱国名将于谦的故事
忠诚许国威震南疆
——抗倭名将俞大猷的故事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故事
维护民族团结的塞外女杰
——忠顺夫人三娘子的故事
杖策必因图雪耻 横戈原不为封侯
——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的故事
时穷节见真男子
——抗清英雄史可法的故事
赤心报国 丹心永存
——抗清英雄张煌言的故事
劈波斩浪 光照华夏
——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事
维护祖国尊严 捍卫北疆主权
——清初爱国名将萨布素的故事
勇冠三军威震大漠
——清代蒙古族爱国名将策凌的故事
维护祖国统一的三朝武臣
——清代爱国名将岳钟琪的故事

收起

郝梦龄(1898—1937), 字锡九,河北藁城县人。青年时投身行伍,后入保定军官学校学习。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2师师长,抗战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9军军长。
1937年 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郝梦龄请缨北上抗日,并偷偷给家人留下遗言:“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牺牲。万一阵亡,你等要听母亲的调教,孝顺汝祖母老大人。至于你等上学,我个人是没有钱。将来国家战胜,你等可进遗族学校”。郝梦龄到达...

全部展开

郝梦龄(1898—1937), 字锡九,河北藁城县人。青年时投身行伍,后入保定军官学校学习。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2师师长,抗战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9军军长。
1937年 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郝梦龄请缨北上抗日,并偷偷给家人留下遗言:“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牺牲。万一阵亡,你等要听母亲的调教,孝顺汝祖母老大人。至于你等上学,我个人是没有钱。将来国家战胜,你等可进遗族学校”。郝梦龄到达石家庄后,指挥第9军和晋绥军第19军、第35五军、第61军坚守忻口以北龙王堂、南怀化、大白水、南峪线的主阵地。战前,他鼓励官兵说:“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如再退却,到黄河边,兵即无存,哪有官长。此谓我死国活,我活国死。” 10月11日,日军指挥官板垣征四郎指挥日本第5师团,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倾全力向忻口阵地发起猛攻。面对强敌,郝梦龄毫无惧色,亲临第一线指挥第9军在日军飞机、大炮轰炸时掩蔽起来,日军炮火一停,冲上阵地用步兵武器狠狠打击日军,多次与日军展开了白刃肉搏,战况之惨烈,双方损失惨重。10月12日,南怀化主阵地被日军攻破,第9军与日军在忻口两北、南怀化东北的 204高地上展开激烈的拉锯战,一昼夜竟易手13次之多,终于占领了204高地,第9军损失惨重。为了坚守阵地,郝梦龄对阵地上的将士说:“先前我们一团人守这个阵地,现在只剩下一连人还是守这个阵地,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这个阵地。我们一天不死,抗日的责任一天就不算完。出发之前,我已在家中写下遗嘱,打不败日军决不生还。现在我同你们一起坚守这块阵地,决不先退。我若是先退,一你们不管是谁,都可以枪毙我!你们不管是谁,只要后退一步,我立即枪毙他。”10月15日夜,总司令卫立煌给郝梦龄增派了7个旅,并命令他分三路夹击日军。16日凌晨,郝梦龄率部队对日军阵地发起了攻击,枪炮声如雷,喊杀声震天,日军节节败退。第9军乘胜追击日军,混战中,郝梦龄不幸被日军机枪子弹打中,壮烈牺牲。
刘伯承(1892-1986)

中国革命家、军事家,军事理论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1892年12月4日出生于四川省开县赵家场。家境贫寒,自幼发愤苦读,学习成绩优异。在革命潮流的影响下,青年时代即萌发了富国强兵、拯民于水火的思想。1911年,参加了响应辛亥革命的学生军。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翌年参加四川讨袁(世凯)军。1914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护国、护法等战争中,历任连长、旅参谋长、团长。1916年3月在攻克丰都县城的作战中右眼中弹致残。1923年在讨伐北洋军阀吴佩孚的战争中任东路讨贼军第一路指挥官。足智多谋,骁勇善战,被誉为川中名将。同年秋,结识了共产主义者杨暗公、吴玉章等。1924年起,随吴玉章到上海、北京、广州等地考察,在深入研究中国社会实际的过程中,经过认真探索,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逐步实现了从爱国的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重庆地方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委员。同年12月,与朱德、杨暗公等发动泸州、顺庆(今南充)起义,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率起义部队与四川军阀作战,策应北伐战争,实现了中共中央关于抑止川军东下威胁武汉的战略目的。1927年春,被武汉国民政府任命为暂编第十五军军长。在大革命失败的严重时刻,与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
1927年冬赴苏联,先入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学习,后入优龙芝军事学院深造。在此期间,在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对军事问题补充报告》,并提出了《南昌暴动始末记》的专门报告。1930年夏回国,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长江局军委书记。12月到上海,协助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处理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1931年奉命赴中央革命根据地。1932年1月,任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10月,任军委总参谋长,协助朱德、周恩来指挥作战,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因反对军事指挥上的教条主义,被错误地撤销总参谋长职务,任第五军团参谋长。长征中,于1934年底重新担任红军总参谋长,并兼任中央纵队司令员,指挥先遣部队强渡乌江,智取遵义。1935年1月,参加了遵义会议,在这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坚决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协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河。亲率干部团抢占皎平渡口,保证了部队顺利北渡金沙江。5月,任先遣队司令,与政治委员聂荣臻率部为全军开路。在进入大凉山时,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与彝族部落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使部队顺利通过彝族聚居区。接着,率红一师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会合后,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与朱德一起同张国焘分裂党的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1937年9月底,率部挺进山西,以太行山为依托,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组织所部进行的夜袭阳明堡、设伏七亘村等著名战斗,痛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1938年起,与政治委员邓小平、副师长徐向前等组织指挥了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以及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冀南反十一路“扫荡”等战役战斗,创建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1940年,领导根据地军民,在日伪军控制的交通线上广泛开展破袭战。8月,指挥部队参加著名的百团大战,组织实施正太、榆(社)辽(县)战役,给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在日伪军加紧推行“囚笼政策”,分割和封锁抗日根据地的严重形势下,坚决执行主力地方化的方针,积极组织正规军、游击队和民兵相结合的游击集团,并组建大量武装工作队,实行“敌进我进”,向敌占区、交通线广泛出击,粉碎了日伪军频繁的“蚕食”和残酷的“扫荡”。同时多次反击了国民党反共顽固派对根据地的进犯。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与邓小平等领导根据地军民实行生产自给,减租减息,精兵简政,使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发展。1943年9月赴延安参加整风运动。1945年出席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返回晋冀鲁豫根据地,领导全区军民举行对日本侵略军的大反攻。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中原军区、第二野战军司令员。1945年9月起,与政治委员邓小平率领所部反击向解放区进攻的国民党军,指挥上党战役,一举全歼阎锡山部十三个师;接着,又挥师东向,发起邯郸战役,歼敌两个军大部,争取了一个军起义。上党、邯郸战役的胜利,创造了组织大兵团作战和从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的成功经验,粉碎了国民党军控制晋东南要地和打通平汉铁路的企图,巩固了华北解放区,掩护了我军在东北的战略展开,同时有力地配合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在重庆同蒋介石的和平谈判,对迫使蒋介石同意签订“双十协定”、“停战协定”,起了重要作用。1946年6月,蒋介石焊然发动全面内战。与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以大踏步进退的运动战,十个月内连续组织了陇海、定陶、巨野、鄄南、滑县、巨(野)金(乡)鱼(台)和豫北等战役,歼灭和钳制了大量敌军,解放了大片地区,与其战场互相配合挫败了国民党军的战略进攻。
1947年6月底,根据党中央关于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重大决策,与邓小平率十万大军强渡黄河,挺进中原,实施中央突破,首先发起鲁西南战役,连续歼敌九个半旅,巧妙地调动和迷惑了敌人。随后疾速挥师南下,千里跃进大别山,深入敌腹心地区,威逼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在远离根据地、无后方作战的困难条件下,依靠群众,立足生根,多次打破敌人重兵围攻。同年9月起,与出击陇海线的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挺进豫西的陈谢兵团密切协同,在江淮河汉之间大量歼灭敌人。经过十个多月的艰苦作战,扩大了中原解放区,迫使国民党军陷于被动防御地位,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48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决定,与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统一指挥华东、中原部队进行规模巨大的淮海战役,同徐淮地区的国民党军主力进行战略决战,取得了歼敌五十五万余人的重大胜利。
1949年4月,参与指挥渡江战役,并直接指挥第二野战军直出浙赣线,解放了皖南、浙西、赣东北、闽北广大地区。南京解放后,兼任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市长。同年冬,与邓小平一起指挥第二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贺龙指挥的第一野战军一部配合下进行了西南战役,出色地执行了中央提出的远距离迂回包围的作战方针,拊敌侧背,断敌逃路,大量歼敌;同时通过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促成大批国民党上层军政人员率部起义和投诚,在较短的时间内解放了四川、云南、贵州、西康四省。1950年1月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领导军民肃清匪患,恢复经济,筹划和平解放西藏的工作,为解放西南地区、巩固西南边疆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0年底,任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后又兼任政治委员。1954年起先后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1957年9月调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1959年后负责军委战略小组工作。一贯主张“治军必先治校”,在军事院校工作中坚持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指导教学和学术研究,在继承和发扬人民解放军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学习外国军队的先进经验。组织了大规模的教材编写和翻译工作,亲自撰写、审定和翻译了一批军政教材。重视汲取各国现代军事科学成果,是最早把教育训练提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战略的地位的领导人之一。在继承和发扬解放军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外军先进经验,为建立各军兵种指挥院校,培养中高级干部,推进现代化、中规划革命军队的建设做出巨大努力。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博采古今中外军事理论的精华,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在用兵作战中讲究实事求是,敌变我变,并将唯物辩证法引入军事指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辩证法。同时,对于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和司令部工作以及部队的教育训练等均有丰富的论述,其军事著作收入《刘伯承军事文选》出版。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至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二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66年起任中共中央军事副主席。1982年后,由于年龄和健康原因辞去党政军领导职务,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

收起

1 人民的好总理 周恩来 名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1910年春天,12岁的周恩来进银冈书院读书,一次,校长在课堂上问大家为什么读书时,周恩来慷慨答道:"为了中华之崛起!"这一誓言,此后贯彻在他的一生中,他为中华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 刘胡兰的故事 毛主席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947年2月,山西《晋绥日报》连续两天刊登的消息,使一个女共产党员的名...

全部展开

1 人民的好总理 周恩来 名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1910年春天,12岁的周恩来进银冈书院读书,一次,校长在课堂上问大家为什么读书时,周恩来慷慨答道:"为了中华之崛起!"这一誓言,此后贯彻在他的一生中,他为中华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 刘胡兰的故事 毛主席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947年2月,山西《晋绥日报》连续两天刊登的消息,使一个女共产党员的名字在华北大地不胫而走。随后,毛泽东又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这个光辉的名字,就是后来闻名全国的刘胡兰。
生平
■10岁参加儿童团,不到14岁便入党,当上了区的妇女干事。躺在铡 刀上时,尚未满15周岁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更名刘胡兰。继母积极投身于妇救会工作,并非常支持刘胡兰参加革命。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收起

dsggh

殖民地霹吉时嚅嘲晃旦炎的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