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1:23:30
地球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地球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地球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地球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地震是地壳运动和地球内部变动所引起的.
根据发生原因不同分为三类:
1、陷落地震
形成原因:当上层地壳压力过重时,地下的巨大石灰岩洞突然塌陷,发生地震.它履次数少,影响范围不大.
2、火山地震
形成原因:火山爆发时,熔岩冲击地壳,发生爆炸,使大地震动.影响范围不大,次数也不多.
3、构造地震
形成原因:它是地球内力作用等引起地层断裂和错动,使地壳发生升降变化.巨大的能量一经释放,被激发出来的地震波,就四散传播开去,到地面时,引起强烈地震.
这是次数最多、影响范围最广的地震.

因为地球的陆地都是每个板块形成的.在常年的运动和相互的积压过程中.在地球的内部就开始储存大量的能量.当地面承受不住勒个能量时就会被释放,形成的就是地震

地球上的板块之间发生碰撞或板块内各点运动速度不一致就会产生地震。此外,火山、水库、挖矿等也可以诱发地震。

地球分为几大板块,这些板块不是静止不动的,板块与板块接口遇到一起,自然就形成地震了

因为地球中心很热,导致地球中间慢慢移动,很慢的!!!
这导致地球板块移动,跟指甲长的速度差不多!!
有一天两个板块卡住了,可是地球中间没有停,还在移动。
终于,板块硬冲过去了,就发生了地震!

感冒了,咳嗽而已

地震是地壳运动和地球内部变动所引起的。
根据发生原因不同分为三类:
1、陷落地震
形成原因:当上层地壳压力过重时,地下的巨大石灰岩洞突然塌陷,发生地震。它履次数少,影响范围不大。
2、火山地震
形成原因:火山爆发时,熔岩冲击地壳,发生爆炸,使大地震动。影响范围不大,次数也不多。
3、构造地震
形成原因:它是地球内力...

全部展开

地震是地壳运动和地球内部变动所引起的。
根据发生原因不同分为三类:
1、陷落地震
形成原因:当上层地壳压力过重时,地下的巨大石灰岩洞突然塌陷,发生地震。它履次数少,影响范围不大。
2、火山地震
形成原因:火山爆发时,熔岩冲击地壳,发生爆炸,使大地震动。影响范围不大,次数也不多。
3、构造地震
形成原因:它是地球内力作用等引起地层断裂和错动,使地壳发生升降变化。巨大的能量一经释放,被激发出来的地震波,就四散传播开去,到地面时,引起强烈地震。
这是次数最多、影响范围最广的地震。

收起

顾名思义,地震就是地壳的震动,火山喷发、流星影响、人为活动如地下核试验和矿山开发都可能引起,但是最多还是由于地壳运动。其实,我们的地球很不太平,据美国地质学调查,每年共有三百万次地震,如果平均下来,你每数11秒地球便会这里那里地抖动一下身躯,当然,这三百万下的绝大多数都只是轻微一哆嗦,不足挂齿。但像昨天那种晃动半个亚洲,其后果必然震惊整个地球。
大家都听说过“地震带”,为什么地震专爱骚扰...

全部展开

顾名思义,地震就是地壳的震动,火山喷发、流星影响、人为活动如地下核试验和矿山开发都可能引起,但是最多还是由于地壳运动。其实,我们的地球很不太平,据美国地质学调查,每年共有三百万次地震,如果平均下来,你每数11秒地球便会这里那里地抖动一下身躯,当然,这三百万下的绝大多数都只是轻微一哆嗦,不足挂齿。但像昨天那种晃动半个亚洲,其后果必然震惊整个地球。
大家都听说过“地震带”,为什么地震专爱骚扰某些地区呢?这得从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板块构造学说”说起。地球最上层的岩石圈并不是紧密连成一片,而是几个坚硬而独立的单元在软流圈上漂,彼此似断非断,还有相对滑动,是为“板块”。
如同国家边境最易发生冲突,各个板块相接触的地方也是地质上最活跃的地点。可以想象,板块间相对运动有三种:彼此远离则拉扯、彼此靠近则挤压,或者一个朝南一个朝北,在交接处发生扭曲。与之相应的,地壳的反应便是产生三种不同式样的断层(某些文献定义为四种):正断层、负断层和平行断层。尽管原理各异,三者却有共性,那便是巨大能量在断层的扭曲之下蓄势待发,当断层间摩擦力较大,断层想要动却被迫固定下来时最为明显,这便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我们继续想象,地壳的火气憋得越来越大,当里边的压力终于大于断层两边的摩擦力时,地壳便获得动能,猛烈地哆嗦开来。再回到刚才的问题,在板块交界处这种扭曲最容易产生,而一个小断层扭曲了,旁边的也不得安宁,因而最容易形成大规模的“断层带”,一震起来,一传十世传百,于是短时间内震动便很可能连成一片。
实际上地震不仅仅发生在板块之间,在17世纪的美国曾以密苏里为中心发生过一场震撼数州的地震,一百多年后,科学家才发现它的始作俑者竟是一个蓄谋了6亿年的断层!

收起

地球上各个板块是相互独立的,所以当地壳发生震动的时候很容易发生地震。

地球是由很多版块组成的,各个板块之间也在相互运动,不小心碰在一起就地震了。

板块移动

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focus)。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

全部展开

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focus)。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
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浓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公里的地震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是1963年发生印度尼西亚伊里安查亚省北部海域的5.8级地震,震源深度786公里。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也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达水平晃动。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地震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太平洋地震带几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千米~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
地震时一定点地面震动强弱的程度叫地震烈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
震级与烈度,两者虽然都可反映地震的强弱,但含义并有一样。同一个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因地而异,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样。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有人说在苏州是4级,在无锡是3级,这是错的。无论在何处,只能说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但这次地震,在太仓的沙溪镇地震烈度是6度,在苏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无锡地震烈度是3度。
地震烈度是经常使用的一个名词。划分烈度有定性和定量标准。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上(见下表),对人的感觉、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现象作了描述,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基本依据。
地震起因
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
1.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图 1—1)。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4.诱发地震
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