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对联,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15:07:11
趣味对联,

趣味对联,
趣味对联,

趣味对联,
连环联,是一种制联方法,又叫顶针格、联珠法,联中音节或句子首尾相连,前后承接,产生上递下接的效果,好像串珠子一样,读来饶有趣味.如“断桥桥不断;残雪雪未残.”“鱼钓钓鱼鱼骇钓;马鞭鞭马马惊鞭.”“烧火火烧烧火杖;渡船船渡渡船人.”“水上冻冰冰积雪,雪上加霜;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等等.再如:
  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水陆洲,洲停舟,舟走洲不走.
  这是湖南长沙流行的一副对联,联语综合运用了顶真、同音异字等多种手法,联中“阁阁”、“鸽鸽”、“洲洲”、“舟舟”等顶真,“鸽阁”和“洲舟”同音(或谐音),颇具匠心.
  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一位相国小姐,貌秀丽,有文采,立志要嫁一个才子,条件是只要对通她的上联,不论贫富都行.她把上联贴在相府门外: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这上联运用的技巧更多,有顶真、拆字、集句等,联中“寺”、“诗”顶真,同时“寺”和“诗”都用前面两个相联的字组合而成,最后一句唐诗中,“月”又是“明”字中拆出来的,难度很大.一位姓林的书生写出了下联,贴在相府: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相国小姐看了,非常满意,便与之结为夫妻.
  还有这样一副对联,综合运用连环与回文技巧,堪称连环联中的妙对:
  僧过大佛寺,寺佛大过僧;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在连环联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吴文之对客人联.传说吴文之幼时能对,某日家中来客出对:桑养蚕,蚕结茧,茧抽丝,丝成锦绣;吴文之对曰:草藏兔,兔生毫,毫扎笔,笔写文章.客人叹为观止.
  某地有一庸医,不通歧黄,常常误人性命.有人因撰一联贴于其门:
  未必逢凶化;
  何曾起死回.
  上下联各用一成语,但隐去一字,真是妙语天成.
  民国时期,曾广泛流传一联:
  民国万税;
  天下太贫.
  借“税”与“岁”、“贫”与“平”谐音,对当时苛捐杂税众多、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进行了无情的讽刺.
  清朝有年科举考试,题用《大学》句“昧昧我思之”.一考生视力不佳,把“昧昧”看成“妹妹”.批卷者看了,不觉好笑,挥笔写出批语,与考生之题恰成一联:
  妹妹我思之;
  哥哥你错了.
  古时候,有个读书人,脚有点跛,老丈人嫌弃他,从不让他进门.一年,女婿居然考中秀才.丈人请女婿吃饭,席间,丈人出一联嘲讽女婿:
  贤婿枉顾,路途坎坷,高一步,低一步;
  不巧,老丈人是个独眼,女婿便借题发挥,嘲笑老丈人:
  泰山错看,世态炎凉,睁只眼,闭只眼.
  1933年1月,红军到了四川枫香沟,当地乡亲敲锣打鼓迎红军,有人写了一副春联献给红军:
  红军到,反动逃,土豪劣绅藏猫猫,猫说妙妙妙;
  苏区乐,满山歌,人欢马叫笑呵呵,鸡鸣喔喔喔.
  这是一副拟声联,上联借用猫的叫声,赞扬红军来了,反动派跑了;下联用鸡的叫声来说明苏区欢乐的情景.
  还有一副拟声联,也很有趣:
  山童采栗用筐接,劈栗扑簏;
  野老买菱将担倒,倾菱空笼.
  联中很富生活情趣,是一种善意的取笑.
  郑板桥有一次与人联句,他出上联,一位老塾师对下联: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俗语有“家有五斗米,不当娃娃王”的说法,说明旧日中国当塾师的是何等艰辛,下联正是道出了他们一年四季辛苦的状况.与此相反,也有道出一年四季快乐乐的联语:
  翘首望仙踪,白也仙,林也仙,苏也仙,我今买醉湖山里,非仙也仙;
  及时行乐地,春亦乐,夏亦乐,秋亦乐,冬来寻雪风雪中,不乐亦乐.
  这是西湖“仙乐处酒家”联,上联句句切“仙”,白、林、苏分别指李白、林逋、苏轼,下联句句切“乐”,一副活灵活现的四时行乐图.
  据说曾有一长须老者出联,金圣叹对下联:
  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买东西;
  少老头,坐睡椅,由冬至夏读春秋.
  清代戏曲理论家、文学家李调元与夫人联对,夫人出对,李调元应对:
  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后始逢春.
  有一联劝人一年四季不忘耕耘的,很有意思:
  南来北往,货物流通,遂成东镇西市;
  春耕夏锄,禾苗生长,才有秋收冬藏.
  “花联”中还有不少巧思妙对.如: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帖翰林书.
  联中“上、尚、和、荷”与“临、林、汉、翰”各各字音相近,颠倒可读,趣味无穷.解缙写的一副春联更妙.联云: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他用蒲、桃谐音葡萄,梅、桂谐音玫瑰,巧思妙对,不露斧凿之痕.
  胆瓶斜扦四枝花:杏、桃、梨、李;
  手卷横披一轴画:松、竹、梅、兰.
  这一联一下子道出了六种花:杏花、桃花、梨花、李花、梅花和兰花.可还有比它更多的,请看:
  帝女合欢,水仙含笑;
  牵牛迎辇,翠雀凌霄.
  联中写到的八种花名又是草药名,串起来实属罕见,特别是“合欢”、“含笑”、“迎辇”、“凌霄”当作动词来用,则更为高妙.
  在我国的对联家族中,有关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对联虽颇为少见,但大都很精采.比如这样一副:
  二月春分八月秋分昼夜不长不短;
  三年一闰五年再闰阴阳无差无错.
  这一副节气联的上联不仅指明了春分与秋分这两个节气所在月份(农历),而且把这两个月份的时间特点——昼夜相平讲得清清楚楚;下联则换了一个角度,道出了农历闰年的规律性,其科学性也是不容置疑的.另一副对联做得则更为奇妙:
  霜降如小雪;
  春分不大寒.
  这一联总共只有10个字,却包容四个节气,上联中的两个节气名称用一个“如”字相连接,即变成了“联中有景”,让人们欣赏到了一幅秋冬时节的“霜晨图”;下联中间的“不”字用得十分巧妙,与后面的大寒相连,把春分时节乍暖还寒的气候特征准确而又生动地描绘了出来.与这副对联异曲同工的还有另一副:
  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日光端午,清明水底现重阳.
  还有一些故事联也与酒有关.传说有一天苏轼与秦观乘船外出,忽见岸上有一个醉汉,骑着驴东倒西歪地走着.苏轼出对道:“醉汉骑驴,步步颠来算酒帐;”秦观一时不能对出,想着想着,忽见船尾艄公摇着船一俯一仰的样子,即对道:“艄公摇橹,深深作揖讨船钱.”
  在酒联中,也有一种消极的以酒浇愁的内容.如“一醉千愁解;三杯万事和.”“消愁有绿蚁;解忧唯杜康.”后一联中的上联扣李白“举杯消愁”和李珣的“素鼓琴,倾绿蚁,扁舟自得逍遥志”的诗句;下联切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名句.联语悲观消沉,格调勽高,但对仗工整,用典得当,从艺术角度上还是值得鉴赏的.还有一类嘲讽的酒联,如某君赠酒徒联:“红白相间,醉后不知南北;青黄不接,贫来只卖东西.”嘲讽有力,入木三分,寓意深刻.四川乡村里过去土地庙不少,用得较多的对联是:“黄酒白酒都不论;公鸡母鸡均要肥.”把那些“当方土地”的小丑人物生动地刻划出来.过去的保甲乡约,就是最直接的敲诈勒索善良百姓的“大油嘴”.“土地老爷”就是比喻这些家伙的代表人物.联语巧绝妙极,堪称画骨之笔.若借用嘲讽当今极少数贪脏枉法、受贿纳赂的人,无疑也是挺合适的.
  在丰富多采的中药宝库里,有些中药名或成药名本身就含意深远,并有悠深的寓意,给人以闲情逸致.不少文人学士看中药名的这一特点,巧妙地运用药名撰写“药联”,给药物以活力,赋草木以生机,表现手法颇为工整严谨,使人读后既得到艺术享受,又增进中药知识.现举几例如下:
  当归方寸地;
  独活世人间.
  海龙海马通四海;
  红花红藤映山红.
  红娘合欢一见喜;
  紫苑迎春广木香.
  刘寄奴含羞望春花;
  徐长卿砒霜采腊梅.
  四君子讲八法降乌贼不用大戟;
  两仙膏话四珍伏海龙专使虎杖.
  想当年,辞知母,别莲子,走了几个月季,过了多少生地,到了沙苑,一路上斩荆芥,披蒺藜,满道桔梗;
  到如今,心甘遂,酬远志,经历千离百合,赢来万家合欢,又茴香里,半途中赏红花,走熟地,路路皆通.
  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苁蓉出阁,宛若云母天仙.
  对联有正对、反对、串对,一般要求上下联内容要相关,配合要紧密.而“无情对”的特点却是:只讲究上下联字词相对,至于内容则各讲各的,绝不相干,相差越远越好,使人产生奇谲难料,回味不尽的乐趣.下面是几则无情对的趣事:
  解放前,上海一家报纸悬高奖出上联征对:
  五月黄梅天;
  联坛妙手各逞文思,纷纷应征.结果出人意料,金榜获选的下联却是:
  三星白兰地.
  原来这是酒厂老板在报纸上别出心裁地做广告.“五月”对“三星”,“黄梅天”对“白兰地”,字字工整,可意思却风马牛不相及.征联活动使“三星白兰地”酒名声大振,也使“无情对”广为人所知.
  清末大臣张之洞,一日于北京陶然亭宴客,席中以对句佐兴.一客以一句诗出上联,张之洞作答:
  树已千寻难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树”对“果”,乃物名;“千寻”对“一点”,皆量词,古八尺为寻;“斧”对“干”,皆器物名,“干”是古代一种兵器.可谓字字工整,但句意却毫不相干,出人意表.张之洞出对:
  陶然亭;
  按常理下联亦应对以地名,但一客却以人名为对:
  张之洞.
  因下联对得精妙,众人皆相视大笑:“张”对“陶”,皆为姓;“之”对“然”,是虚词;“洞”对“亭”,乃物名,字字成对而联意又极“无情”,情趣却也由此而生.
  宋?龚明之《中吴纪闻》载,有叶先生出联:
  鸡冠花未放;
  有人对:
  狗尾草先生.
  字词相对,而意则各不相干.前句本为主谓句,表意为鸡冠花尚未开放,而对句成了偏正结构句,狗尾草成了先生的定语,与叶先生开了个玩笑.
  有一联句,出句为唐诗,对句竟是三个国名:
  公门桃李争荣日;
  法国荷兰比利时.
  初读两句简直势同水火,细加品味莫不叹服对得工巧.传说明成祖朱棣曾对文臣解缙说:“我有一上联:‘色难’,而甚难其对.”解缙应声答:“容易.”朱说:“既云易矣,何久不对?”解说:“臣适已对了.”朱始恍然.“色难”,既面有难色之意.“色”对“容”,“难”对“易”,实乃精巧之无情对.
  无情对,大多为信手拈来,偶然得之,绝非“拉郎配”、“乱点鸳鸯”所能成功,对句也必须有完整的意思,而且出其不意,给人带来突然情趣,却又回味无穷.
  李清照是南宋著名词人,她的丈夫赵明诚是位金石学家.夫妻博学多才,又精通诗词格律,是名噪一时的“诗词夫妻”.有一次,俩人参加青州有名的乌老寿星的150岁的寿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邀请清照夫妇合写一副对联,祝贺乌老寿诞.明诚稍作谦逊,挥笔而就:
  花甲重逢,又增而立年岁;
  每甲子是60年,“花甲重逢”即120岁,“而立”是30岁,两数相加正合乌老寿辰,客厅里顿时响起叫好之声.众人都看清照如何续联,只见清照毫不拘谨,握笔在手,也是一挥而就:
  古稀双庆,复添幼学青春.
  “古稀”是70岁,“双庆”便是140岁,“幼学”是10岁,加在一起,也恰是乌老寿龄,对仗工整,珠联璧合.众人惊叹不止.乌老欣喜异常,亲自铺开宣纸道:“二位雅兴正浓,请再为老朽赐书一副.”未等清照表态,明诚抢先应诺,他揣度一番,纵笔写下五个大字:
  三多福寿子;
  只见清照从容镇静,目光落在乌老的书架上,灵机一动,低头写道:
  四诗风雅颂.
  明诚一心想难倒清照,向乌老施一礼说:“这般拙联既得老人家错爱,我夫妻再献一联,可否?”“好,好,好,真是求之不得!”乌老又亲自铺开了宣纸,明诚毫不谦让,刷刷刷就是几个大字:
  乌龟方姓乌,
  众人一愣,乌老脸上顿时也乌云密布.清照不慌不忙,在明诚的墨迹后续写道:
  龟寿比日月,年高德亮;
  乌老看罢,手捻长髯连声叫好!明诚万没想到如此致命之词,清照竟能巧对,便“死不服输”地续写下联:
  老鼠亦称老,
  清照嫣然一笑,将明诚轻推一旁,提笔而书:
  鼠姑兆宝贵,国色天香.(鼠姑乃牡丹花的别称)
  众人为清照夫妇的巧对喝彩,乌老见此联中巧嵌“乌老”二字,更是欣喜若狂,拉着明诚夫妻,连连干杯!至此,明诚也不得不服清照锦心秀口,机敏过人.
  (作者:曾伯炎推荐:孤寒鸭)
  偶有文章娱小我;
  独无兴趣见大人.
  10年前,此联由流沙河撰写,楷书于宣纸,被海外游客从杜甫草堂好雨轩书画廊发现,一掷千金购走,便成为新闻,也开始了流沙河撰联卖字的业余爱好.
  在短句表意,且由对仗与声韵平仄约束下出新,此功夫,今人有者不多矣!似信笔之作,却魅力独具,不熟谙汉语之神韵,无炼意炼句之功力,便很难矣.面对当今泛滥声色之娱,流沙河只迷著文之自娱,这娱趣,岂非文人精神之坚守?趋权者之炎,附大款大亨之势,已成流行,而书生不屑此道,岂非独立人格之操持?这种性格突出生动之对联,对以往那些豪语口号,无异是一种奚落,故颇受人们喜爱.
  正如中国画有文人画一派,此类联亦堪称文人联,应是东坡、徐渭、板桥类诗文的发展而来,又传承了“五四”血缘,故此联语义通俗,又特个性化,纵有人喜爱,书之家中,却未必合适.不但不合适,近来,此联求之者众,而流沙河又不便落笔.我乃戏改此谐联为:
  绝有文章娱小我;
  最无兴趣见大人.
  其实,我改得很适合大众,却恐怕无人愿求此联.不但人不来买,恐怕连鬼都不会上门!
  旧日粤西婚俗,有通过婚前的“龙烛对”、“彩旗联”、“轿门联”,结婚之日洞房的“逗新娘”、“难新郎”等五花八门的项目来进行“考诗斗联”,以观其一对新人的“知书识墨”程度.这些项目,特别是在文人结婚时犹为注重.这也算是粤西婚俗的一支插曲吧.
  龙烛对
  粤西旧俗,男女迎亲嫁娶之日,男家除了具备酒米肉饼、干菜槟榔、八音乐队、大红花轿前往迎娶新娘之外,还要把男家准备拜祖先的龙凤礼烛,包扎装璜,外面贴上一张洒金红纸,拟好一比“龙烛对头”,让女家对回“凤烛对尾”.女家除回赠一台四椅、衣服被帐、鞋帽、器具等嫁妆外,也以拟好一比“凤烛对尾”为主要形式.这样,新郎便心满意足地带着龙凤礼烛,偕同新娘“成双成对”地回家,以谐其“好意头”.
  “龙烛”出对头,“凤烛”答对尾,二者合成一副“大吉大利”的对联.旧日内容多是“百年好合;五世其昌.”“螽斯衍庆;麒麟呈祥.”“同心永结;比翼齐飞”等吉祥美意的对句.后来逐渐演变为夸耀自己氏族的光辉历史,表彰自己先人的彪炳业绩,双方互斗口气高,而故意出奇联难对,来“考”对方文墨的一种程式.这当中,亦有不少佳联妙对富有哲理及艺术性.由于有这一“考”,女方一时对不通“龙烛对”,虽日暮入夜,新娘也不能出门.故用重金聘能人高手来代对者有之,预先派人到男方处暗中打听“龙烛对头”,回来筹对者亦有之.因为谁也不愿在大众场合中承认自己的“低威”,故这一支“小插曲”,往往为婚礼增添了不少趣味,由此而引出不少奇闻轶事.
  民国初年,罗定县泗纶镇榃井社许光荣的儿子聘定青桐村黄伯书的女儿为妻.迎娶之日,许家特地请黄沙秀才沈养轩为他写了一比“龙烛对”的对头:
  龙烛画龙凤,龙引凤,凤引龙,龙引凤归偕白发;
  此联为“顶真”格联,首嵌“龙烛”为题.黄家乃泗纶三大望族之一,文人墨,人才济济.但一看到此比联首亦不禁愕然,搜索枯肠、绞尽脑汁仍未得句.待到筵席饮完,嫁妆备妥,但“龙烛对”尾尚未对出来,按风俗新娘不能上轿,黄伯书情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其侄女黄尔慈年方十八,聪明伶俐,容貌出众,正在房中绣着枕头,闻知此事便问:“二伯父,这联尾试由小侄女学对如何?”黄伯书心想,村中云集的文朋高手个个都拈须抓耳对不上来.区区女流之辈又怎能对得来!但见天近黄昏,新娘再上不了花轿便受世人耻笑,便说:“侄女尽管一试吧,以解伯父燃眉之急!”
  好个黄尔慈,望着手中的绣花枕触景生情,一下子便对出联尾来:
  鸳枕绣鸳鸯,鸳弄鸯,鸯弄鸳,鸳弄鸯舞庆齐眉.
  黄伯书听罢,连声赞道:“乖侄女,好对!好对啊!”立即叫人把“龙烛对”尾写好,高高兴兴地让新娘上轿,如期于归许家.花轿到达许家,六亲百客一看到黄家的“龙烛对”尾,无不啧啧称赞.
  民国25年间,云浮县宋桂车岗村一叶姓男子与郁南县历垌乡一莫姓女子成亲之日,男家出的“龙烛对”头是:
  一支花烛光大垌;
  当时女家竟无人能应对.正当为难之际,刚巧中里村教馆先生何德翼访友途中,经过门前,听到此比上联,又见六亲百客一个个呆若木鸡,即朗声而答:
  百褶罗裙盖车岗.
  众人听后,啧啧称赞.原来这比下联以男家地名“车岗”对对方地名“大垌”,且语气力压上联.主人连忙把这位“不速之客”请入府上,坐了个首席饮喜酒,并请何先生挥毫把“龙烛对”尾写好,一时传为佳话.
  彩旗联?花轿联
  粤西旧日迎亲的规矩要有两面六尺来长的彩旗为前导,由男家在其中一面写上有关婚姻的联首,另一面则由女家对上联尾,称之为“彩旗联”.有些地方亦有把联首写在迎亲花轿之门两侧,称之为“花轿联”.按当时习惯,对不上就不能接新娘回去.
  某年,云浮县都骑古竹坑有个村民娶媳妇,新娘是杨柳乡山边村人.她的舅父是个肇庆的举人,他见男家的彩旗没写联首,便不让新娘上轿,经客郎们多方请求亦不答允.新娘的舅父一方面想抬高自己的身价,另一方面欲欺男家村中没能人,好借机多索礼金.客郎们迫于无奈,只好派人飞报男家.男家闻报后,一个个束手无策.适遇村中任教的外地先生冯轩挺身相助,代撰该联首:
  古竹为箫,吹出杨柳枝词,大播一声,山边迎淑女;
  来人把联首速送女方,新娘的舅父一看,当堂目瞪口呆,躺在太师椅上.原来,彩旗联首中的“古竹”、“杨柳”、“大播”、“山边”都是当地村名,而且既相关又口气高,这个舅父怎能对出下联来?此事一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开建县某村何家嫁女,男方是外地潘家.良辰吉日,潘家吹着八音,抬着大红花轿前来迎亲,轿帘右侧写着一比对头:
  潘家公子,有水有田兼有米;
  何家鸣炮,按风俗迎接.午时,宾客们酒足饭饱,一切礼物嫁妆打点停当,新娘也穿戴好早早上了大红花轿.可是,送嫁的队伍却迟迟不见动身.这时,太阳快下山了,坐了半天花轿的新娘等得不耐烦了,便问轿边的伴嫁娘,时间不早了,因何尚未起行?伴嫁娘便把何家尚欠男方一比“花轿联”尾,一批文人墨客咬文嚼字未能对上之事说了一遍.新娘一听,便说:“这有何难?待本姑娘对来!”言毕,玉手轻撩轿帘,看了一眼联首,随口而对:
  何氏姑娘,添人添口又添丁.
  新娘吟罢,放下轿帘.笔墨先生立即高兴地走过来把此比对尾写于轿门左侧上.随即八音齐奏,新娘在太阳下山前出嫁.众客对新娘捷才佩服之至,齐声赞道:“客姑善诗对,才女配才郎!”
  怀集诗洞保安乡近村,有一女子与安华乡六良村一男子联婚.迎亲那天,男方写了一比彩旗联让女家和对.联曰:
  六良六合饮六酒;
  此联首以“六良”村名入题,连用三个“六”字,很是难对.当日女家接联后,苦思半天,无人能对.一直苦思冥吟到傍晚仍未得佳句,正在为难之际,适遇一位穷文人拾猪粪路过此地.本是个大喜日子,但见一个个苦口苦面,穷文人问清情由,即答通下联:
  近村近邻接近亲.
  此联以女家“近村”村名入联,对以男方“六良”村名,并以三个“近”字,巧对三个“六”字,对得天衣无缝.女家主人高兴得请那位穷文人挥写彩旗联尾,并请他坐上席饮酒.
  逗新娘
  入夜,依习俗,男女老少皆可入新房逗新娘,城镇更为时兴,花款也特别多,此俗称之为“逗新娘”(即闹新房).前来逗新娘的人,往往要考一考新娘的“文才”.
  清雍正年间,云浮县宋桂(今属郁南县)叶继熊娶南海李绍祖之女李氏为妻.花烛之夜,众多文人学土纷纷前来“逗新娘”,直到四更将近,众人尚余兴未尽,缠着新娘即席赋诗一首,规定“洞房花烛”为题,但又不准犯题.如诗作不成,则给一对新人各罚酒三大杯.只见新娘沉吟片刻,即席吟诗一首:
  百世良缘在此宵,
  诸君何故苦相邀.
  可怜织女机边立,
  早放牛郎渡鹊桥.
  众宾客听罢此诗,无不啧啧称赞新娘果是才女,并品出了“春宵一刻值千金”的“逐客令”来,一个个识趣地拱手而别.
  从前,云浮有个秀才叫吕鸿儒,学问渊博,有女叫丽娟,生得明眸皓齿,才华横溢,后来与秀才冯轩结婚.新婚之夜,戚友闹房,有人对丽娟说:“三更已过,请新娘出一比对联让我们对,如果对不上,就速退出新房,让你们行周公之礼;否则,我们闹洞房到天亮.”新娘笑答:“请前辈命题让小女子一试.”“就以你们今夜花烛洞房于飞之乐为题.”原来,这人想利用妇女难于启齿来取胜.新娘听后,故作为难.正当人们起哄之际,她却轻启朱唇:
  搽指甲,抹胭脂,羞唤紫薇郎,斜插玉簪思夜合;
  新娘吟罢,知音者无不高声喝采,盛赞她果然才华蕴藉.原来,此联不但把洞房花烛夜新娘的心事细腻地和盘托出,而且从字面上看,全是花名(指甲、胭脂、紫薇、玉簪、夜合),但细看之,可又是动宾词组.那班文人又哪能对得出?只好烧过爆竹,灰溜溜地来个棚尾拉箱,退出新房而去.
  考新郎
  清初贡生江克猷,宋桂塘底村人,与车岗叶氏新婚洞房时,叶小姐关上房门,出联要他对通了才准入房行交杯之礼.叶小姐以头上凤钗为题,出上联:
  头摇凤,凤摇头,头摇凤舞;
  江秀才在门外思索良久,未得佳句,便回书房看书,猛地被手中书上的“腾龙”插图触动灵感,高兴得直奔新房门外,朗声答道:
  手卷龙,龙卷手,手卷龙飞.
  叶小姐在房内听个明白,即开门笑迎新郎进入洞房.合卺交杯后,叶小姐再以自己出身之地作一对尾:
  车岗车水车岗车;
  江秀才不加思索,即答:
  渡村渡撑渡村渡.
  此“回文联”,顺读倒读一样,且“渡村”又是当地村名,刚好与“车岗”村名相对.真是出得巧,对得妙.
  以方位入联看起来容易,运用的好却很难.相传乾隆年间,京城工部衙门失火,乾隆命大司空金简重新建造.当时京城流传这么一副上联:
  水部火灾,金司空大兴土木;
  后来纪昀对道:
  北人南相,中书君不是东西.
  按五行说法,东属木,西属金,南属火,北属水,中属土.用“东西南北中”对“金木水火土”,对得工整,骂了中书.
  有的方位联以“东西南北”入联,饶有趣味: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也有的方位联生活气息很浓,如:
  短棉花,纺长线,织大布,包小脚,走南走北;
  弯竹子,划端篾,打圆圈,箍扁桶,装东装西.
  1986年中秋节,广东梅县市“芸香楼酒家”出联:
  东山月,西厢月,月下花前,曲曲笙歌情切切;
  一位台属教师夺魁,他的对句是:
  南岭天,北港天,天涯海角,樽樽桂酒意绵绵.
  真可谓方位妙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