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就诞生在哪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3:52:32
孔子就诞生在哪里.

孔子就诞生在哪里.
孔子就诞生在哪里.

孔子就诞生在哪里.
今曲阜县城东南五十多华里的地方,有一座尼山,史书上也称尼丘山,是古代鲁国的名山之一.尼山附近是鲁国陬邑昌平乡,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就诞生在这里.
  家贫又没有靠山,迫使年轻的孔子从事于在当时被认为是鄙贱的职事.据说他当过吹鼓手.二十来岁时给大贵族季氏当过管理帐目的"委吏",管理牲畜的"乘田",也都是卑微的职务.他办事认真,做委吏时把账目理得清楚妥善,做乘田时使牛羊肥壮蕃殖,在工作中显出了才干.所以他后来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孔子在"少也贱"的逆境中发奋勤学.他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又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这些自我评语,是关于他极端好学的如实而又生动的写照.十五岁的少年便确立了学习的志向,此后孜孜不倦,直至于死,这种精神是十分可贵的.
  坚持不懈地异常勤奋地学习,带来了丰硕的成果."士"在那个时代既是贵族的最低等级,又是居于"士农工商"四民之首,掌握文化知识的那个阶层.孔子博学多识的名声愈来愈大,他的社会地位与被阳虎奚落的那个时候也有不同,他已成了一个社会上公认的士中的佼佼者了.他终于同委吏、乘田这类"鄙事"告别,开始收授弟子,从而开辟了一条私人讲学的道路.
  孔子好学不倦,他博学多识的名声终于传播远近.鲁国有人赞扬说:"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指不专于一个方面)."当时发现有奇事异物,无人能识,多来向孔子请教.一次吴国伐越,获得一副要用专车装载的特别长大的人骨,便派人来问孔子.孔子说:据传夏禹在会稽山(主峰在今浙江嵊县西北)会合各地诸侯,防风氏迟到,被夏禹处死,这副尸骨就是防风氏的.孔子在陈国时,有一只隼鸟落在陈敏公的宫廷里死了,鸟身上贯穿着一支箭,这是一尺多长的"楛矢石(奴石)",箭杆是楛木做的,箭镞是石头做的.陈敏公派人问孔子这是怎么回事.孔子说:还是肃慎氏(北方一个部族)的矢,周武王灭商后,肃慎氏曾进贡过,当时赐藏于陈国,在陈国府库中可以查一下.使者回去一查,果然在珍藏文物的金匮里发现了这种楛矢石砮.
  孔子好学,主要不在于博闻多识,而在于研求为政和作人之道.他是主张"学而优则仕的",他切望能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是仕途的大门迟迟没有向他打开,他长期过着授徒教学的生涯,直至年过半百之后,才获得了从政的机会.
  孔子参政不久,显露了非凡的才干.如果鲁国从此励精图治起来,这对一心想控制鲁国的齐国当然是不利的.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齐景公遣使赴鲁,要求同鲁定公在夹谷(在今山东莱芜县)会见,表面上是说举行友好的会盟,暗地里企图用武力劫持鲁定公,迫使鲁国屈服于齐.鲁定公决定赴会,由孔子为主要的随行大臣.孔子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根据他的建议,鲁国派遣管军事的左右司马带兵同往.
  春秋末期,已趋衰弱的鲁国常受强大的齐、吴、楚等国的欺负.夹谷之会是鲁国外交上一个重大胜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鲁国的地位,孔子的政治声誉也因之鹊起.孔子感到,要使鲁国强大起来,首先要改变国君失权和各地存在割据势力的情况.他向鲁定公进言说:依照历来制度,为臣下者不应该收藏武器,大夫不应该拥有百雉之城(城墙周长三百丈,高一丈的城邑).这话鲁定公当然非常赞同.以季孙氏为首?quot;三桓"也同意这么办,因为他们拥有的百雉之城,已为一些跋扈的家臣所占据.于是孔子提出的拆毁违制城墙的主张付之实施,由他的弟子仲由(字子路)担任执政者季孙氏的家臣,执行史称"堕三都"的大事.这是公元前498年(定公十二年)的事.
  孔子从政以后,除了取得外交胜利,打击了割据势力,其他方面政绩也颇足称道.《史记》上说,孔子"与闻国政三月",卖牛羊肉的商人不敢胡乱涨价了,可见他执法之严;男女在街道上也分开来走了,这大概是他推行礼治的结果.总之,社会秩序确有改善.所以战国时期的法家韩非虽对孔子颇有微辞,但《韩非子》中也有"仲尼为政于鲁,道不拾遗,齐景公患之"的记载.
  "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孔子自己这么说.他迟迟而行,是因为舍不得离开生他养他的父母之邦.这次离国,是在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孔子55岁,他从此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漫长历程.
  孔子一行向南而行,路过匡邑(今河南长垣县境内)时,给孔子赶车的颜刻用马鞭子指着城墙的一个缺口说,过去他来此地,是从这个缺口通过的.这话一出口,想不得竟引起了一场意外事故.原来公元前504年(鲁定公六年)鲁国进攻郑国(今河南中部)时,阳虎带兵过匡,未经匡人同意,就强行夺路通过,匡人因此怀恨在心.匡人听了颜刻的话,误以为是阳虎一伙人来了,便蜂拥而目,把孔子一行人围禁起来.孔子环顾随行的人,少了一个最心爱的弟子颜回(字子渊),心里不免焦急.颜回走在后面,不久也到了,孔子不高兴地说:"吾以女(你)为死矣!"颜回恭恭敬敬地回答:"子在,回何敢死!"
  包围他们的匡人气势汹汹,不少弟子恐慌起来,孔子则镇静如常,不时安慰他们.后来匡人了解到孔子一行并无阳虎在内,事出误会,便解围而去.
  一场虚惊过去,孔子离开匡邑,想去晋国.才到了蒲城(仍在今长垣境内),听说晋国局势混乱,这对于恪守"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信条的孔子来说,自然是去不得的.在蒲城逗留了月余,看看没有合适的去处,孔子只好返回卫都帝丘,住在同他有交情的卫国贤大夫蘧伯玉的家里.卫灵公已经弄清了上次有人说孔子坏话是谗言,又恢复了对孔子的敬意;所以这次孔子再来,卫灵公还亲自到郊外相迎.孔子此后在卫国住了二年多.他感到久居无益,在公元前492年(鲁哀公三年),离开了卫国.
  孔子转游各国,道途艰难,一事无成,而自己垂垂老矣,又听到那些隐士们的嘲讽,真是感慨万千.不过,他不主张消极避世,曾对子路说过这样的话?quot;鸟兽不可与同群,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是说:不能隐居山林,去同鸟兽相处;如果天下有道,我就不必为改变世道而努力了.孔子晚年能回归鲁国,同他的弟子在鲁国一再建立事功有很大的关系.
  公元前488年夏,鲁哀公和吴王夫差在曾阝地(今山东枣庄市)会盟.吴国依恃国势强大,威逼鲁国提供"百牢"(牛羊猪各一百头)为宴享礼物,鲁国被迫照办.接着吴国又指名叫当时留守鲁都曲阜的执政大臣季康子前往曾阝地.鲁国国君已在曾阝地,又要执政大臣前往,这里可能有不可告人的图谋.幸亏季康子派孔子的弟子子贡前去交涉,向吴国方面说明国君既已亲行,大臣必须留守,作为大国的吴对其他诸侯国的要求不可"不以礼".交涉办成了,子贡立了一功.
  第二年即公元前487年(鲁哀公八年)三月间,吴王夫差领兵攻打鲁国.鲁大夫微虎在所属部队七百人中挑选了三百名勇士,夜袭吴王住地.夫差得到了消息,吓得一夜之间换了三个住处.吴王以鲁国已有准备,进攻难于得手,终于同鲁国讲和撤军.这三百名勇士中,就有孔子的弟子有若.
  季康子感到孔子的弟子中确有不少人材,就派人到孔子所在的卫国(一说陈国),请孔子弟子中有出色政事才干的冉有回鲁国.孔子赞许他的年轻的学生们学业有成?quot;斐然成章";又感慨地说:"归欤!归欤!"此时已由鲁回到老师身边的子贡,看出老师非常想念故国,就在给冉有送行时嘱咐他,要他回鲁后一有机会,便设法请老师回去.
  公元前484年,孔子在过了十四年漂泊生活之后,终于回到了父母之邦,这时他已是68岁的老人了.
  晚年的孔子在政治上受到了冷遇,生活上也一再遭到不幸.他69岁那年,孔鲤死了.老年丧子,而且是独子,他真是伤心极了.第二年,孔子最喜爱的弟子颜渊死了,他悲恸莫名,连连说:"天丧予!天丧予!"他感到自己的生活道路已走到了尽头,将不久于人世了.以获麟为将死的预兆,当然是迷信天命的心理,不过孔子年迈体衰,他确实已是风烛残年了.
  再下一年,孔子72岁,他的亲密的弟幼勇吩谝淮瓮持谓准抖崛诙分杏龊Α5笔弊勇吩谖拦龉佟A魍鲈谕獾呢狁唇嵛来蠓蚩足Γニ亩游莱龉龉颖悸彻狁晌俏雷W勇贩炊哉獯文诼遥狁扇斯セ魉W勇吩谡蕉分斜欢苑交鞫狭嗣贝ㄓВ裾绽鲜赜谥乩竦慕袒澹凳牵?quot;君子死,冠不免(帽不能落)",于是结上了帽带,然后死去."结缨而死"从此成了一句成语.
  独子和两个心爱的弟子相继死去,都是对孔子在感情上的重大打击,他的心情愈来愈沉重了,真是晚景凄凉.就在子路遇害的次年,孔子在悲痛的境遇中病倒了.
  时年73岁.这一年是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
  孔子逝世后,鲁哀公致以表示哀悼的诔词.对此,子贡批评说:孔子活着的时候不重他,死后送来了陈述他德行的诔词,"非礼也".
  孔子葬在曲阜城北泗水的南面.弟子们都服"心丧"三年.弟子给老师服丧不穿孝服,只在心里哀悼,所以叫心丧.三年心丧完毕,弟子拜墓泣别.子贡一直在墓傍小屋里居住了六年,才依依不舍地拜墓离去.
  孔子生活在社会大动荡的时代,他一生孜孜不倦地探索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力求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但是,尽管孔子有过不少政绩,如任中都宰时当地社会秩序大为改善,在夹谷之会上为鲁国争得了重大的外交胜利,但从政时间较短,对实际政治影响不大.孔子强调仁政、礼治、为政以德,这对于当时急功好利、不断从事攻战的各诸侯国君主来说,自然是格格不入的.他终于在哀?quot;吾道穷矣"的凄凉境遇中老病而死.
  孔子的政治伦理学说不是立足于追求眼前的事功,而是着眼于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的.因此,当历史迈过社会大变动的春秋战国时期,渡过短暂的秦帝国,在汉朝开始进入巩固地发展的封建社会以后,他的政治伦理学说就深为历代统治者所崇奉,对后世起了巨大的和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一生主要从事教育活动,特别是在周游列国返回鲁国之后,更是专心于此.他开创了私学,总结积累了许多有益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并对保存整理古代文献作出了巨大贡献.在长期的封建时代里,他被称为"至圣先师",这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和士大夫们对他的极端尊崇.客观地从整个中国文化史来看,孔子确实是位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的大教育家和学者.
  孔子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为实行"礼治"、"仁政"所需要的人材.他把"学"与"道"、"仁"联系起来,认为"君子学以致其道","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这就把学习作为?quot;道"和达"仁"的重要途径.他的弟子冉有后来帮助季氏聚敛,被认为违道离仁,所以孔子号召其他弟子"鸣鼓而攻之",抨击冉有.孔子教育弟子们要"笃信好学,守死善道".他又提倡"学而优则仕",但不是以做官为目的,而是期望学以致用,从政以行其道;原则是"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孔子从事教育的出发点,是同他的政治态度一致的.
  孔子一生从事教育的心血没有白流,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终于在教育事业上获得了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