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过客》人物分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22:16:18
鲁迅《过客》人物分析

鲁迅《过客》人物分析
鲁迅《过客》人物分析

鲁迅《过客》人物分析
"过客"是充满战斗精神、孤独而绝望地反抗着的战士形象,是国家解放中的革命者,更是鲁迅本人精神人格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老翁":革命途中半途而废的人,尽管前面还有声音呼唤着他前行,他却麻木了,畏缩了,不理采了——他的心和那荒漠一样死气沉沉.这个艺术典型有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知识分子中是很有代表性的.当然现实中的人和作品中的典型不能绝对比附,如果除去某些具体事件差异或者不是给历史人物做全面评价,总能从实际生活中捕捉到艺术形象的影子.
"姑娘":仍蒙蔽于社会的华美外表的人.女孩各阅世未深,但她情真、意善、质美.她听说过客脚走破了,有许多伤,流了许多血,便慷慨地递给他一片布,让他裹脚.布片虽小情意深长,是对可敬的长辈衷心的慰藉,也是以拓荒者希望的寄托.在她的稚嫩的心灵中既无老翁的颓唐和意识,亦无过客饱经生活磨砺所铸就的战胜征途中艰难险阻的思想准备.她视野所及之处是鲜花,因此对将踏进花丛中的过客自然是祝福多于同情了.
对本篇评析:
独幕剧《过客》,截取了一个黄昏的村外场景,没有地点的转换和时间的推移.过客是一位坚持不懈的革命者的形象,作者仅通过 语言和简单的行动,刻画出过客的坚毅.
过客"眼光阴沉,困顿倔强",这是鲁迅在人物简介中的描写.可见过客已在走了许多路,跋山涉水,历经辛苦.这似乎是《老人与海》国老渔夫在行船一半,尚未捉到鱼时的倔强和固执有些相似.过客对自己的来路、去向、姓名一概不知,过客惟一要做的便是走.可以想象过客在一路走来的时候没有经济支持,仅靠一次次黄昏的驻足和乞讨来支持行走.因此,过客衣衫褴褛,正如当时前赴后继的革命者,背离了优越的家庭,在坚苦卓绝的条件下进行斗争.过客向老翁,打听前面的去路,老翁说"前面是坟",姑娘却赶忙否定,"不是的,那里是许多野百合、野蔷薇",过客答道"我知道那里是有许多野百合、野蔷薇,不过那里是坟",这个场景正如鲁迅在《野草.题辞》中所述:"我憎恶这野草装饰的地面",野草和花朵都是地面的装饰,地面那充满罪恶的社会,鲁迅和过客一样,清醒地意识到花草只是华美的外皮,真正的罪恶被掩盖了.过客尽管知道前途的艰险,仍然决定走下去,因为他要逃离原来的世界,如《故乡》中的"我"决心离开家乡,走"没有人走过的路".过客这位革命者,正打算走"世界上本没有的路"的地方,走自己的路,过客身体力行"我"的宏愿,拚弃旧传统,开拓新路子.这正是鲁迅先生在黑暗中渴求的新社会,对于人民的期望,对于开拓者的等待.鲁迅的过客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他们都是坚忍不拔的革命者形象,不同的是,保尔整个的成长经历都被呈现出来,而过客仅有一个黄昏的驻足,却让我们联想无限.两者都给我们启示,但在我眼中,奥斯特洛夫斯基似乎有一些长篇累犊,鲁迅的短剧寥寥千余字,却给人以同样的震撼.鲁迅当时写下《过客》是为了激励那些如"老翁"一样革命途中半途而废的人或"姑娘"一样的仍蒙蔽于社会的华美外表的人.这与鲁迅一贯的苍凉中蕴含激励的调子相符,而现在过客的精神,仍是我们的财富,从过客身上,我们能学到坚韧、独立、毅力等品质.过客于我们这些不够坚持不懈的人群,仍有警示,尽管他是精神偶像,并是一个精神上的过客,但他于我们不仅是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