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下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并给这个人物写一句点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3:43:56
推荐一下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并给这个人物写一句点评.

推荐一下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并给这个人物写一句点评.
推荐一下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并给这个人物写一句点评.

推荐一下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并给这个人物写一句点评.
狂人: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一个敢于向世俗社会挑战的民主主义者形象.性格具有“狂与不狂”的两重性.狂人的“狂”是由于它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的某些特征.作者是按照一个迫害狂患者的思维特征来塑造人物的.狂人的语言、心理有许多错乱和偏执的地方,逻辑也不清晰,但是含意丰富而深刻.作者着意表现狂人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表现出清醒地认识、深刻的思想和惊人的洞察力,所以狂人的“不狂”是在于他说出了人们不敢说或者还没有说出了的话,从写满了 “仁义道德”几个字的历史字缝里发现的吃人本质,揭开了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面纱和礼教在精神上对人民的残害,揭示了封建制度奴役压迫人民的罪恶,他的话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狂人的批判精神是人类社会前行进程的动力. ●阿Q:鲁迅通过阿Q来挖掘中国国民的灵魂,其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在现实面前不敢正视,不愿承认,更不去总结教训,而是以假想的胜利来欺骗自己,安慰自己,再以自己在虚假胜利中的陶醉去欺骗别人.这种性格曾经严重的存在于被列强所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也存在于今天的这个社会中,甚至整个人类社会.也许这种性格还会长期的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 ●孔乙己:是一个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底层知识分子的形象.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它既不愿与做工的“短衣帮”为伍,又无力跨进那“穿长衫”的阔人之间,只好站着喝酒.孔乙己的可悲在于他始终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常以“君子固穷”的谎言来麻醉自己、自我解嘲.作者在对孔乙己的迂腐懒惰做深刻揭露和批判的同时,对他的不幸遭遇也寄予了同情.孔乙己悲剧包含着鲁迅对中国历史、社会的清醒认识. ●夏瑜:这是一个让人悲叹的革命者的形象,是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小说没有写他是如何进行革命斗争的,而是以浓重的笔墨写了他牺牲前后的孤独、悲凉和寂寞.他的理想、他的为理想而奋斗的行为,他的为理想而献出的年轻的生命以及死后被用来治病的鲜血,这一切都不被他所爱的人理解,反而误解,反而憎恨.但是他仍然爱他们,并因为这爱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样他不仅仅是一个革命理想的殉道者,而是一个人类理想的殉道者. ●祥林嫂:祥林嫂深受女子从一而终的封建思想的毒害,陷进封建礼教给妇女规定的牢笼里,尽管她勤劳、质朴、善良、热爱生活,仍为社会所不容,最后是想做奴隶而不得,被逼无奈惨死在新年庆典的雪夜之中.作者的深刻之处是细致地描绘了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环境:这个环境的构成有鲁四老爷、“我”、祥林嫂自己、柳妈还有鲁镇的人们,或许还有所有的国人.特别是以“我”为代表的以启蒙者自居的知识分子,更应该反省自己在造成祥林嫂悲剧中的历史、社会责任. ●涓生: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生存和生活的冲突,看到了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一个有着理想并为着这个理想已经付出了行动的理想者如何在现实的生存中败下阵来.这种失败毁灭的不仅仅是自己,而是对理想的追求.理想的脆弱是涓生所要面对的,也是我们所有人要面对的.理想不能停留在“伤逝”中. ●舜:从上古的贤君、圣人到“五四”知识分子心目中的“中国的脊梁”,使我们看到鲁迅对中国社会历史、现实和未来得信心.所以鲁迅不是一个悲观厌世者,不是一个历史虚无主义者、而是一个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先行者”.从舜的形象中我们看到了鲁迅的形象,他是真正的“中国的脊梁”. ●魏连殳:是一个孤独的知识分子,他的悲剧是理想者的悲剧.他反抗现实,追求理想,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现实战胜了理想,魏连殳咀嚼着伤痛离开人世,他的狼嚎般的哭声回响在他曾经为之奋斗的现实中.他的悲剧在于他思考着痛苦的思想,而这种思想是一种无援的思想,但他是精神界真正的战士. ●女娲:本是人类的始祖,可在鲁迅的笔下这位人类的始祖在苦闷和宣泄中创造出一群群小东西,这些小东西却又使她不喜欢,甚至讨厌.“五四”启蒙者在精神上无疑有着这样的“始祖”情结,他们在创造世界、创造未来,可是有一天他们突然发现,他们的创造结果是那样的出乎意料,不是自己想象中的符合自己理想的结果.于是充满了荒唐感,却又无可奈何,陷入了失望与焦虑之中. ●后羿:后羿在神话中是一个为人类立下大功的英雄,他的悲剧是一个英雄的悲剧.郁达夫在《怀鲁迅》中说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后羿的悲剧套用郁达夫的话说“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强的半绝望的国家”. wen墨子为宋国立下大功,回国后却遭遇了搜检、募捐、避雨被赶,最后得了感冒.理想者的悲剧不在于理想不得实现,而是理想者在世俗的世界作为“异类”被那些需要理想而实现不了理想的人所冷落所误解所欺凌,甚至可能会被毁灭.